基本解釋
● 洏
ér ? ㄦˊ
◎ 煮熟。
◎ 〔漣洏〕形容淚流不止的樣子。
◎ 不涼不熱的水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洏 ér?
〈名〉
古水名 [Er River]
洏,洝也。從水,而聲?!?a href="/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/" target="_blank">說文》。按,洏?biāo)?即今直隸遵化州之灤河。”
詞性變化
◎ 洏 ér?
〈形〉
流淚的樣子 [shedding]。如:洏洏(流淚的樣子);洏漣(漣洏。流淚的樣子)
漢語字典
[①][ér]
[《廣韻》如之切,平之,日。]
流淚貌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如之切,上平7之,ér,止開三平之日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
[國 語]:ér
[粵 語]:ji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洏; 康熙筆畫:10; 頁碼:頁620第01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如之切【韻會】人之切,??音而。【說文】洝也。一曰渜水也?!∮诌B洏,流涕貌?!就豸釉姟刻榱鬟B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