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泡
pào ? ㄆㄠˋ
◎ 氣體在液體內使液體鼓起來的球狀體:泡沫。泡影(a.佛教用“泡”和“影”喻事物的生滅無常;b.現喻落空的事情和希望)。水泡。
◎ 像泡的東西:電燈泡兒。
◎ 用液體浸物品:泡茶。泡菜。泡飯。泡湯(喻事情或愿望落空)。
◎ 故意消磨時間:泡病號。
英文翻譯
◎ 泡
dunk froth pickle steep vesicle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泡 pāo?
〈名〉
(1) 古水名。又名豐水 [Pao River]
泡,泡水,出 山陽平樂,東北入 泗?!?a href="/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/" target="_blank">說文》
(2) 鼓起而松軟的東西 [sth.puffy and soft]。如:豆腐泡兒;眼泡兒
詞性變化
◎ 泡 pāo?
〈形〉
(1) 盛大 [grand]
泡,盛也?!?a href="/r_ci_6d69e0f25616ebffb065db37af6ff919/" target="_blank">方言》二
(2) 又如:泡溲(水盛大的樣子)
(3) 〈方〉∶虛而松軟 [spongy]。如:這塊木料發泡;泡棗
◎ 泡 pāo?
〈量〉
(1) 用于屎尿或涕淚 [one time;once]。如:撒一泡尿;拉泡屎
(2) 相當于“番”、“回” [time]
順便去會制臺,著實恭維一泡?!?a href="#">文明小史》
(3) 另見 pào?
基本詞義
◎ 泡 pào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水,包聲。本義:浮漚,水泡)
(2) 同本義 [bubble]。如:水泡;肥皂泡
(3) 像水泡一樣的東西 [sth.shaped like a bubble]。如:手上起了泡;泡燈(同“炮燈”。一種圓形的燈);泡頭釘(釘的一種。釘帽鼓起呈泡狀);泡幻(如水泡般空幻);血泡
漢語字典
[①][pào]
[《廣韻》匹交切,平肴,滂。]
(1)浮漚,水泡。
(2)像水泡一樣的東西。
(3)在液體中浸漬。
(4)燙。
(5)沉浸;陷入。
(6)消磨時間;較長時間地呆在某處。
(7)方言。指到老虎灶或開水房打開水。
(8)方言。相持下去。
[②][pāo]
[《廣韻》匹交切,平肴,滂。]
[《廣韻》薄交切,平肴,並。]
(1)方言。虛而松軟。
(2)指鼓起而松軟的東西。
(3)量詞。用于屎尿和眼淚。
(4)量詞。相當于“番”、“陣”。
(5)水名。在今江蘇省沛縣南。
[③][páo]
[《集韻》蒲交切,平爻,並。]
(1)盛。
(2)水流聲。參見“泡3泡”。
(3)用同“炮”。參見“泡3製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匹交切,下平5肴,pāo,效開二平肴滂
[平水韻]:下平三肴·去聲十九效
[國 語]:pào,páo,pāo
[粵 語]:paau1paau3pou5
[閩南語]:pu5,pha7,phau1,phau3,phauh8,bau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泡; 康熙筆畫:9; 頁碼:頁617第07【唐韻】匹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披交切,??音拋。水名?!菊f文】水出山陽平樂,東北入泗。【水經注】卽豐水之上源也?!∮炙细a也?!捐髸咳鐗艋门菥?。 又【廣韻】薄交切【集韻】蒲交切,??音庖。泡泡,流也。【山海經】其源渾渾泡泡?!驹]】水濆涌之聲也?!∮帧緭P子·方言】泡,盛也。江淮之閒曰泡。【註】泡肥,洪張貌?!∮峙蒌眩⒍嗝病!就醢ざ春嵸x】泡溲汎??。 又【集韻】班交切,音包。??泡,盛也?!∮制溓?,音咆。水泉也?!∮拄~名?!緩垘熣胗武洝磕虾S信蒴~,大如斗。泡,去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