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油
yóu ? ㄧㄡˊ
◎ 動植物體內所含的脂肪或礦產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和液體,一般不溶于水,容易燃燒:油餅。油布。油彩。油畫。油亮。油水(亦指不正常的收益或額外好處)。油輪。油垢。奶油。石油。食油。汽油。添油加醋。
◎ 用油或漆涂抹:油刷(a.涂抹油、漆;b.涂抹油、漆的刷子)。
◎ 被油弄臟:衣服油了一大片。
◎ 狡猾:油滑。
英文翻譯
◎ 油
oil paint fat grease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油 yóu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水,由聲。本義:油水)
(2) 同本義 [You River]
油,油水出武陵孱陵西,東南入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在今湖北荊州府公安縣北。
(3) 古水名。也作“繇”。發源于湖北五峰縣界,東流經松滋縣界,至公安縣西南油口注入長江。今其上游匯入松滋河,南流注入澧水,下游為荊江分洪區,故址已不復存在
(4) 動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礦物中提煉出來的脂質物 [oil]
積油滿萬石,則自然生火。——晉· 張華《博物志》
(5) 又如:油盡燈枯(形容人被消耗得心力衰竭,生命垂危);油盞(油燈);油海(指特大的油田);油火蟲蟲(方言。即螢火蟲)
詞性變化
◎ 油 yóu?
〈動〉
(1) 涂油 [apply tung oil or paint]
茶色貴白,而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面。——蔡襄《茶錄》
(2) 又如:油窗戶;油抹(上漆上油);油壁香車(一種油漆彩繪的車,多為婦女乘用);油搭扇(一種竹骨黑油紙的折扇);油衣(雨衣);油鬏髻(油鬏髻。女人頭上梳的發髻。亦代指女人)
◎ 油 yóu?
〈形〉
(1) 比喻浮滑,不誠實 [oily;glib]
若不多讀書,多貫穿,而遽言性情,則開后學油腔滑調、信口成章之惡習矣。——王士禎《師友傳燈錄》
(2) 又如:油嘴貧舌(愛多說話,耍嘴皮子);油花和尚(油頭滑腦不守清規的和尚)
(3) 色澤光潤的樣子 [glossy;shiny]
禾黍油油。——《史記·宋微子世家》。索隱:“光悅貌。”
(4) 又如:油光可鑒(非常光亮潤澤);油光光(非常光亮);油光晶亮(非常光滑明亮);油晃晃,油幌幌(油光閃亮);油浸浸(形容物體光亮油潤)
(5) 和悅恭謹的樣子 [amiable and respectful]
禮已,三爵而油油以退。——《禮記·玉藻》
(6) 又如:油如(寬和的樣子);油翼(溫和恭謹)
(7) 流動的樣子,常形容云和水 [flowing]
自我天覆,云之油油。——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
油油湘江。——《楚辭·惜賢》。注:“流貌。”
(8) 又如:油氣(微弱的氣息)
漢語字典
[①][yóu]
[《廣韻》以周切,平尤,以。]
(1)動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礦物中提煉出來的脂質物。
(2)用油涂飾。
(3)被油弄污或弄壞。
(4)饞,貪吃。
(5)指油幕。
(6)浮滑;不誠實。
(7)興盛貌。參見“油然”。
(8)和悅恭謹貌。參見“油油”、“油翼”。
(9)色澤光潤貌。參見“油油”。
(10)悠然自得貌。參見“油然”、“油油”。
(11)古水名。
[②][yòu]
[《集韻》余救切,去宥,以。]
通“釉1”。
指涂釉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幽部喻四母,jiu
[廣 韻]:以周切,下平18尤,yóu,流開三平尤以
[平水韻]:下平十一尤·去聲二十六宥
[唐 音]:iou
[國 語]:yóu,yòu
[粵 語]:jau4
[閩南語]:iu5,iuN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油; 康熙筆畫:9; 頁碼:頁614第04【唐韻】以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夷周切【正韻】于求切,??音由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武陵孱陵,東南入江。【水經注】孱陵縣有白石山,油水所出。 又江夏平春縣有油水。【水經注】油水,出平春縣西南油溪。 又膏也。【博物志】積油滿萬石,自然生火。 又石油。【水經注】高孥洧水肥可然。【夢溪筆談】鄜延出石油。【廣輿記】石油出肅州南山。 又猛火油。【昨夢錄】猛火油,出高麗東數千里。日初出之時,因盛夏日力烘,石極熱則出液,他物遇之,卽爲火,惟眞琉璃器可貯之。 又緹油,車飾。【後漢·劉??傳】乗鮮車大馬,赤屛泥。【註】赤屛泥,謂以緹油屛泥於軾前。 又橘名。【韓彥直·橘錄】油橘,皮似以油飾之,中堅而外黑。 又油油,和謹貌。【禮·玉藻】三爵而油油以退。 又禾黍光悅貌。【束皙·補亡詩】厥草油油。 又雲盛貌。【孟子】天油然作雲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?余救切,音狖。浩油,地名。【公羊傳·定四年】公及諸侯盟于浩油。【註】油音由,一音羊又反。 又與釉同。【篇海】物有光也。【蔡襄茶錄】珍膏油其面。
考證:〔【禮·玉藻】三爵而油油以進。〕 謹照原文進改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