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沬
mèi ?ㄇㄟˋ
◎ 古同“昧”,微暗。
◎ 古地名,在今中國河南省淇縣南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沬 mèi?
〈名〉
古地名 [Mei city]。春秋時衛(wèi)國的一邑。在今河南淇縣南
〈形〉
通“昧”。昏暗 [obscure]
豐其沛,日中見沬。——《易·豐》。注:“沬,微昧之明也。”
漢語字典
[①][mèi]
[《廣韻》莫貝切,去泰,明。]
[《廣韻》無沸切,去未,微。]
亦作“湏1”。
古地名。春秋時衛(wèi)邑。在今河南省淇縣南。
[②][huì]
[《集韻》呼內(nèi)切,去隊,曉。]
通“靧1”。通“頮1”。
洗面。
[③][mèi]
[《集韻》莫佩切,去隊,明。]
通“昧1”。
微暗。一說為北斗輔星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無沸切,去8未,wèi,止合三去微明
[平水韻]:去聲九泰
[唐 音]:mɑt
[國 語]:mèi,huì
[粵 語]:mei6mui6mut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沬; 康熙筆畫:9; 頁碼:頁612第14〔古文〕湏【廣韻】【集韻】莫貝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莫佩切,??音妹。衞邑名。【詩·鄘風(fēng)】沬之鄕矣。亦作妹。【書·酒誥】明大命于妹邦。 又【易·豐卦】日中見沬。【註】王氏曰:微昧之明也。薛氏曰:斗之輔星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?無沸切,音未。水名。 又【唐韻】荒內(nèi)切【集韻】呼內(nèi)切【正韻】呼對切,??音誨。【說文】灑面也。通頮。 又作靧。【禮·內(nèi)則】面垢燂潘請靧,足垢燂湯請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