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滄
(滄)
cāng ?ㄘㄤˉ
◎ 暗綠色(指水):滄海。滄浪。滄海遺珠(喻被埋沒的人才)。滄海桑田。滄海一粟。
◎ 寒,冷:“日初出,滄滄涼涼,及其日中,如探湯”。
英文翻譯
◎ 滄
dark blue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滄
滄 cāng?
〈形〉
(1) (形聲。從水,倉聲。本義:寒冷)
(2) 同“凔”。寒冷 [cold]
滄,寒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天地之間有滄熱。——《周書·周祝》
疾養滄熱,滑鈹輕重以形體異。——《荀子·正名》
欲湯之滄,一人炊之,百人揚之,無益也,不如絕薪止火而已。——《漢書·枚乘傳》
日初出,滄滄涼涼。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
(3) 又如:滄涼(寒涼;寒冷);滄熱(寒冷與炎熱)
(4) 通“蒼”。水深綠色 [dark green]。如:滄流(泛指水流。因江水呈青蒼色,故名);滄浪(水色青碧;又指水名,在湖北省境內)
詞性變化
◎ 滄
滄 Cāng
〈名〉
州名 [Cang prefecture]。北朝東魏置。治所在今河北省鹽山縣與山東省樂陵縣之間。唐至元因之,治所向北移至今河北省滄州市
漢語字典
[①][cāng]
[《廣韻》七岡切,平唐,清。]
[《廣韻》初亮切,去漾,初。]
“滄1”的繁體字。
(1)同“凔”。寒冷。
(2)通“蒼”。水青綠色。
(3)通“蒼”。灰白色。參見“滄浪”。
[《廣韻》烏孔切,上董,影。]
(1)云氣騰涌貌;青煙彌漫貌。
(2)大水沸涌貌。
(3)濃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下平七陽
[國 語]:cāng
[粵 語]:cong1
[閩南語]:chhong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滄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612第12〔古文〕????【唐韻】七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千剛切,??音倉。水名。【書·禹貢】嶓冢導漾,東流爲漢。又東爲滄浪之水。 又河名。【水經注】濕水左會淸夷水,亦謂之滄河。 又湖名。【廣輿記】在韶州府樂昌縣。 又州名。【廣韻】後魏所置,蓋取滄海爲名。 又【說文】寒也。【逸周書】天地之道有滄熱。 亦作倉。【揚雄·甘泉賦】東燭倉海。 又【集韻】楚亮切,音創。與凔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