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殢
tì ? ㄊㄧˋ
◎ 滯留:“進乏梯媒退又難,強隨豪貴殢長安。”
◎ 糾纏:“要索新詞,殢人含笑立尊前。”
◎ 困于;沉溺于:“猶自殢于酒色而不思討賊。”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殢 tì?
〈形〉
(1) 困擾;糾纏 [perplex]
外人不知呵,都只說,殢君王是我這庸姿劣貌。——洪昇《長生殿·絮閣》
(2) 滯留 [stay]
長隨豪貴殢長安。—— 羅隱《西京崇德里居》
(3) 沉溺于 [indulge]。
(4) 如:殢云,殢云尤雨(喻男女之間的纏綿歡愛)
漢語字典
[①][tì]
[《廣韻》他計切,去霽,透。]
[《廣韻》呼計切,去霽,曉。]
(1)極;窮盡。
(2)滯留。
(3)指呆滯。
(4)困擾;糾纏。
(5)迷戀;沉湎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他計切,去12霽,tì,蟹開四去齊透
[平水韻]:去聲八霽
[國 語]:tì,nì
[粵 語]:taai3tai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下】【歹字部】 殢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582第37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他計切,音替。【玉篇】極困也。 又【玉篇】【集韻】??大計切,音弟。義同。 又【廣韻】呼計切,音?。義同。 【集韻】與??同。互見??字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