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檽
nòu ? ㄋㄡˋ
◎ 古書(shū)上說(shuō)的一種樹(shù):“今者京師貴戚,(棺)必欲江南檽梓豫章之木。”
● 檽
rú ? ㄖㄨˊ
◎ 梁上短柱。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nòu]
[《集韻》乃豆切,去候,泥。]
亦作“1”。
(1)木名。
(2)見(jiàn)“櫢檽”。
[②][ruǎn]
[《集韻》乳兗切,上,日。]
[《廣韻》人之切,平之,日。]
(1)果木名。參見(jiàn)“檽2棗”。
(2)同“”。木耳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去聲二十二禡
[國(guó) 語(yǔ)]:ér,nòu
[粵 語(yǔ)]:nau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檽; 康熙筆畫:18; 頁(yè)碼:頁(yè)559第03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乃豆切,音耨。構(gòu)檽,木皮可染紫。【後漢·濳夫論】江南檽梓,以爲(wèi)棺槨。 又【集韻】乃后切,音?。又尼主切,音醹。義??同。 又【集韻】人之切,音而。又乳兗切,音軟。詳栭?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