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guì]
[《廣韻》古外切,去泰,見。]
[《廣韻》古活切,入末,見。]
“檜1”的繁體字。
(1)木名。柏科,常綠喬木。莖直立,幼樹的葉子象針,大樹的葉子象鱗片,雌雄異株,春天開花。木材桃紅色,有香味,細致堅實。壽命可長達數(shù)百年。
(2)古代棺材蓋上的裝飾。
(3)方言。野豬的窩。
(4)古國名。也作“鄶”。
[②][huì]
[《集韻》黃外切,去泰,匣。]
“檜2”的繁體字。
用于人名。秦檜,南宋奸臣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黃外切,去14泰,huì,蟹合一去泰匣
[平水韻]:去聲九泰
[國 語]:guì,kuài,huì
[粵 語]:kui2
[閩南語]:koe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檜; 康熙筆畫:17; 頁碼:頁557第11【唐韻】古會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古外切,??音膾。【爾雅·釋木】檜,柏葉松身。【翼雅】性耐寒,其樹大,可爲棺槨及舟。【詩·衞風】檜楫松舟。 又棺飾也。【左傳·成二年】棺有翰檜。【杜註】翰,兩旁飾。檜,棺上飾。 又通旝。【左傳·桓五年】旝動而鼓。【音義】又作檜。建大木,置石其上,發(fā)機以磓敵者也。 又國名。祝融之後。【詩·檜風】本作檜。【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】自鄶而下無譏焉。作鄶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古活切,音括。【孔氏·禹貢·栝柏註】柏葉松身。與此一也。
考證:〔【詩·鄘風】檜楫松舟。〕 謹照原文鄘風改爲衞風。〔【鄭註】翰,兩旁飾。〕 謹照原文鄭註改杜註。〔【音釋】又作檜。建大木,置石其上,發(fā)機以鎚敵者也。〕 謹照原文音釋改音義。鎚敵改磓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