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liǔ]
[《廣韻》力久切,上有,來。]
亦作“栁1”。亦作“桞1”。亦作“桺1”。亦作“橮1”。
(1)落葉喬木或灌木,枝條柔韌,葉子狹長,種子有毛。種類很多,有垂柳、旱柳等。
(2)指柳木簡。
(3)指垂柳枝。多用以形容女子腰肢。
(4)代指春。參見“柳風”、“柳信”。
(5)比喻美女。多用以指歌姬、娼妓。
(6)聚集。
(7)古代棺飾和柩車飾的總稱。
(8)喪車。亦為車的通稱。
(9)見“柳柳驚”。
(10)量詞。綹,束。多用于須、發、線等。
(11)星宿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南方朱鳥七宿的第三宿。
(12)古代五聲中“羽”的別名。
(13)古地名。春秋時周室之邑,后為晉所侵。故址在今山西省鄉寧縣一帶。
(14)古地名。春秋魯地。在今河北省鹽山縣東。
(15)姓。
[②][liú]
[《字彙補》力求切]
亦作“栁2”。通“瘤1”。
音韻參考
[國 語]:liǔ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橮; 康熙筆畫:16; 頁碼:頁555第16同柳?!局芏Y·天官·縫人】衣翣柳之材。翣柳,故書作接橮。鄭衆曰:接讀爲澀,橮讀爲柳,皆棺飾也。
考證:〔【周禮·天官·典枲】衣翣柳之材?!驹]】翣柳,一作接橮。鄭元曰,接讀爲澀,橮讀爲柳?!场≈斦赵牡鋿牳目p人。省註字。一作接橮改爲故書作接橮。鄭元改爲鄭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