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槭
qì ?ㄑㄧˋ
◎ 落葉小喬木,樹干平滑,葉對生,掌狀分裂,秋季變為紅色或黃色。花黃綠色,結翅果,能借風力散布種子。木材可做器具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槭 qì?
〈名〉
木名 [maple]。槭屬各種落葉喬木或灌木的泛稱,其特征是對生單葉,掌狀分裂,具有兩個長翅的果實,木材堅韌
漢語字典
[①][qī]
[《廣韻》子六切,入屋,精。]
木名。槭樹科槭樹屬植物的泛稱。主要特征為具對生葉和雙翅果。我國產百余種。較著名的有雞爪槭(也稱雞爪楓)、平基槭(也稱元寶楓)、三角楓等。嫩葉可當蔬菜,種子可食。木材堅韌,可作器具。其葉入秋變紅,供觀賞。
[②][sè]
[《集韻》率摑切,入麥,生。]
(1)草木凋落貌。
(2)見“槭2槭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子六切,入1屋,zu,通開三入東精
[平水韻]:入聲一屋·入聲十一陌
[國 語]:cù,qī,sè
[粵 語]:cik1zik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槭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547第12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子六切。音蹙。【說文】木可作大車輮。 又【博雅】槭,到也。 又【韻會】色責切,音索。讀若色。雕柯貌。【潘岳·射雉賦】陳柯槭以改舊。【李善註】所膈切,音同。 又【韻會】木葉落也。【潘岳·閒居賦】庭樹槭以灑落。 又【集韻】率摑切,音??。木枝空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