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槌
chuí ? ㄔㄨㄟˊ
◎ 敲打用具:槌兒。棒槌。鼓槌子。
◎ 古同“捶”,敲打。
◎ 古代架蠶箔的木柱。
英文翻譯
◎ 槌
gavel pestle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槌 chuí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木,追聲。本義:槌子,敲擊工具) 同本義 [mallet]
鑿所以入木者,槌叩之也。——漢· 王充《論衡》
(2) 又如:鼓槌;槌杵(棒槌);槌砧(鐵錘和鐵砧);槌輪(用竹木做成載人或運(yùn)貨的車子);槌棒(敲打用的木棒)
詞性變化
◎ 槌 chuí?
〈動〉
(1) 捶打;敲擊 [beat]
阿母得聞之,槌床便大怒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收得馥大兒,槌折兩腳。——《三國志·袁紹傳》注
(2) 又如:槌心(自槌胸脯);槌牛(擊殺牛);槌胸踏地(捶胸頓足);槌鼓(擊鼓);槌毀(抨擊詆毀);槌擊(敲擊);槌槍(古兵器名)
漢語字典
[①][chuí]
[《廣韻》直追切,平脂,澄。]
亦作“桘1”。
(1)同“椎1”。捶擊的器具。
(2)捶打;敲擊。
[②][zhuì]
[《廣韻》馳僞切,去寘,澄。]
亦作“桘2”。
架蠶箔的木柱。
[③][duī]
[《字彙》都回切]
亦作“桘3”。
(1)投擲,擲擊。
(2)同“”。餅。參見“槌3餅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直追切,上平6脂,chuí,止合三平脂B澄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
[國 語]:chuí,zhuì,duī
[粵 語]:ceoi4
[閩南語]:thui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槌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546第08【唐韻】【正韻】直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傳追切,??音椎。擊也。【漢·宋子侯·古詩】槌牀便大怒。 又棒槌,所以擊也。【魏書·李崇傳】邨置一樓,樓置一鼓,盜發(fā)之處,雙槌亂擊。或作椎。一作桘。 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馳僞切,音縋。【說文】關(guān)西謂之特。【徐曰】江淮謂之槌,此則架蠶簿之木也,所謂懸蠶曲杙。【集韻】平聲亦載此義。 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都回切,音堆。擲也。【揚(yáng)子】槌提仁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