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zōng]
[《廣韻》子紅切,平東,精。]
亦作“1”。亦作“棕1”。
(1)木名。棕櫚樹。
(2)棕毛或棕片。
(3)顏色的一種。參見“椶色”、“椶緑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子紅切,上平1東,zōng,通開一平東精
[唐 音]:tzung
[國 語]:zōng
[粵 語]:zung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椶; 康熙筆畫:13; 頁碼:頁537第26【唐韻】子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祖叢切【正韻】祖東切,??音騣。《石鼓文》作??,俗作棕。【說文】栟櫚也。可作萆。張揖曰:本高一二丈,旁無枝,葉如車輪,皆萃于木杪,其下有皮,重疉裹之,每皮一匝爲一節,花黃白,結實作房如魚子狀。【山海經】石脃之上,其木多椶。【玉篇】椶櫚,一名蒲葵。 又椶竹,亦竹類。【益部方物記】有皮無枝,實中而榦。 又崖椶,草名。【蘇頌·圖經】狀似椶,有葉無花,采根治勞傷,效。俗作?,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