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椴
duàn ? ㄉㄨㄢˋ
◎ 落葉喬木,像白楊,木材細致,可以制造蒸籠、鉛筆和火柴等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椴 duàn?
〈名〉
椴樹屬植物的泛稱 [Chinese linden]。本屬在中國有三十余種。落葉喬木,像白楊,木材細致,可以制造蒸籠、鉛筆和火柴等。如:大葉椴;華椴;黔椴
漢語字典
[①][duàn]
[《廣韻》徒玩切,去換,定。]
亦作“椵3”。亦作“葮1”。
(1)木名。落葉喬木,葉互生,有鋸齒,花黃色或白色,果實球形或卵圓形。木材紋理細致,用途很廣。
(2)即木槿。
(3)短木樁,木橛子。
(4)形似竹箔,設于淺水,用以捕捉小魚蝦蟹的魚具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徒玩切,去29換,duàn,山合一去桓定
[國 語]:duàn
[粵 語]:dyun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椴; 康熙筆畫:13; 頁碼:頁537第23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玩切【正韻】杜玩切,??音段。【唐韻】木名。【爾雅·釋木】椴,柂。【疏】椴,一名柂。樹似白楊,其材能溼。 又【爾雅·釋草】椴,木槿。見槿字註。 又【集韻】都玩切,音鍛。【博雅】杙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燕之東北,朝鮮洌水之閒謂之椴。 又【集韻】何加切,音遐。囚械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