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椐
jū ? ㄐㄩˉ
◎ 〔椐椐〕相繼的樣子,如“椐椐強強”。
◎ 古書上說的一種小樹,有腫節,可以做手杖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椐 jū?
〈名〉
(1) 木名,即靈壽木 [small tree with branches that can be used in making walking sticks]。樹小,多腫節,古時以為手杖
椐,樻也。從木,居聲。——《說文》
其檉其椐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
虢山,其下多桐椐。——《山海經·北山經》。注:“樻木腫節,中杖。”
椐,木名。腫節,可為杖。——《集韻》
(2) 籬笆 [fence]
籬,…離也,青徐曰椐。——《釋名》
漢語字典
[①][jū]
[《廣韻》九魚切,平魚,見。]
[《廣韻》去魚切,平魚,溪。]
[《廣韻》居御切,去御,見。]
(1)木名。即靈壽木。
(2)見“椐椐彊彊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魚部見母,kia
[廣 韻]:九魚切,上平9魚,jū,遇開三平魚見
[平水韻]:上平六魚·去聲六御
[國 語]:jū
[粵 語]:geoi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椐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536第13【唐韻】九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斤於切,??音居。【說文】樻也。【爾雅·釋木】椐,樻。【註】腫節可以爲杖。【草木疏】節中腫,可作杖以扶老,今靈壽是也。人以爲馬鞭,弘農共北山甚有之。 又【釋名】疎籬,靑、徐曰椐。椐,居也,居于中也。 又【唐韻】去魚切【集韻】丘於切,??音墟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居御切,音據。【詩·大雅】啓之辟之,其檉其椐。攘之剔之,其檿其柘。
考證:〔【詩·大雅】脩之平之,其灌其栵,啓之辟之,其檉其椐。〕 謹按椐與柘爲韻,不與栵爲韻。謹照原文之韻改啓之辟之,其檉其椐。攘之剔之,其檿其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