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务机,狠狠捏着两个奶头折磨,扒开她的腿屁股直流白浆,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精品

查字典logo
您的位置: 查字典 > 漢語字典 > 梃的意思
  • 拼音: tìng tǐng
  • 注音: ㄊㄧㄥˋ ㄊㄧㄥˇ
  • 部首筆劃:4
  • 總筆劃:10
  • 繁體字:
  • 漢字結構:左右結構
  • 簡體部首:
  • 造字法:形聲
  • 筆順:橫豎撇捺撇橫豎橫折捺

基本解釋


tǐng ? ㄊㄧㄥˇ
◎ 棍棒。

詳細解釋

詳細字義
tǐng?
〈名〉
(1) 棍棒 [wooden stick]
梃,杖也。——《廣雅·釋器》。朱駿聲曰:“竹曰竿,草曰莛,木曰梃。”
殺人以梃與刃,有以異乎?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(2) 又如:梃刃(棍棒與刀);梃棒(棍棒);梃擊(用棍棒毆擊)
(3) 指門框、窗框或門扇、窗扇兩側直立的邊框 [frame]。
(4) 如:門梃;窗梃
詞性變化
tǐng?
〈量〉
(1) 竿狀物的計量單位,相當于“”、“” [pole]
甘蔗百梃。——《魏書
(2) 另見 tìng?
基本詞義
tìng?
〈動〉
屠宰豬后,為了除毛,在豬的腿上割一個口子,用鐵棍貼著腿皮往里捅,再往里吹氣,使豬皮繃緊 [poke a hole on the slain pig]

漢語字典

[①][tǐng]
[《廣韻》徒鼎切,上迥,定。]
(1)植物的干、莖。
(2)棍棒。
(3)指門框、窗框或門扇、窗扇兩側直立的邊框。如門梃、窗梃。亦指器物的圓柱形柄把。參見“梃子”。
(4)竿狀物的計量單位。
[②][tìng]
(1)梃豬。殺豬后,在豬的腿上割一個口子,用鐵棍貼著腿皮往里捅。梃成溝以后,往里吹氣,使豬皮繃緊,以便去毛除垢。
(2)指梃豬時所用的鐵棍。

音韻參考

[上古音]:元部透母,thian
[廣 韻]:徒鼎切,上41迥,dìng,梗開四上青定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四迥
[國 語]:tǐng,tìng
[粵 語]:ting5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釋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梃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528第05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徒鼎切【韻會】待頂切,??音挺。【說文】一枝也。【徐曰】梃者,獨也。梃然勁直之貌。【魏書·李孝伯傳】武陵王駿獻酒二器,甘蔗百梃。 又【孟子】可使制梃。【趙岐註】梃,杖也。【前漢·諸侯王表】奮其白梃。 又【類篇】唐丁切,音庭。縣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屬膠東國。

字源字形

字源演變:

小篆 楷體

字形對比:

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

梃的意思、基本信息

  • 五筆86:STFP
  • 五筆98:STFP
  • 五行:木
  • UniCode:U+6883
  • 四角號碼:42941
  • 倉頡:DNKG
  • GBK編碼:E8E8
  • 規范漢字編號:4457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枣庄市| 靖边县| 岚皋县| 绥芬河市| 佛冈县| 揭东县| 同仁县| 安吉县| 松滋市| 寿宁县| 资溪县| 廉江市| 长宁县| 祁连县| 扎兰屯市| 青冈县| 富锦市| 九寨沟县| 弥渡县| 邻水| 治县。| 沂水县| 平阳县| 秦皇岛市| 观塘区| 都匀市| 上思县| 宜春市| 万荣县| 正安县| 浦城县| 阳原县| 新龙县| 宿州市| 文安县| 离岛区| 舞钢市| 尤溪县| 古田县| 东方市| 罗田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