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桉
ān ? ㄢˉ
◎ 常綠喬木,樹干高而直,木質致密,供建筑用,枝葉都可提取按油供藥用或制香料。樹皮可制鞣料。亦稱“玉樹”、“黃金樹”、“有加利”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桉 ān?
〈名〉
桉樹 [eucalyptus;gum]。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泛稱。常綠喬木
漢語字典
[①][ān]
木名。桉樹屬植物的泛稱。一般為常綠喬木。枝、葉、花有芳香。木質堅韌可供建筑等用。葉可提取揮發油。又為觀賞樹和蜜源植物。
[②][àn]
(1)猶按。于是。
(2)同“案”。查驗,考查。
(3)同“案”。幾案。
音韻參考
[國 語]:ān,àn
[粵 語]:on1on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桉; 康熙筆畫:10; 頁碼:頁525第10同案。 又【宋曾鞏·耳目志】孟光舉桉齊眉。俗直謂幾案耳。呂少衞云:桉乃古椀字,故舉與眉齊。《張衡·四愁詩》何以報之靑玉案,謂靑玉椀也。據此則《考工記》案十有二寸,亦作此解爲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