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智
zhì ? ㄓˋ
◎ 聰明,見識:智力。智慧。智商。智育。智能。智謀。才智。機智。理智。明智(a.考慮問題周到、嚴密;b.有遠見)。足智多謀。利令智昏。
反義詞
愚
英文翻譯
◎ 智
wisdom wit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智 zhì?
〈形〉
(1) (會意兼形聲。從日,從知,知亦聲。“知”的后起字。本義:聰明,智力強) 同本義 [resourceful;wise]
然后智生于憂患。——《荀子》引《孟子》
甚智其子。——《韓非子·說難》
不可謂智。——《墨子·公輸》
智術淺短。——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
少年智則國智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少年中國說》
(2) 又如:智賽隋何,機強陸賈(二人均為漢、楚時代智囊人物。意為聰明經頂,靈活異常);智數(才智;見識)
詞性變化
◎ 智 zhì?
〈名〉
(1) 智慧,智謀 [intelligence wisdom;resourcefulness]
智,燭也。——《法言·脩身》
智,性也。——《韓非子·顯學》
智者,心之府也。——《淮南子·俶真》
四時能變謂之智。——《管子》
凡人之智,能見已然,不能見將然。——賈誼《治安策》
(2) 又如:智著(智慧;知識);才智(智慧和才能);智刃(智慧之刃)
(3) 計謀;策略 [stratagem]
道德上通而智故消滅也。——《淮南子·覽冥》。注:“智故,巧詐也。”
(4) 又如:智計(計謀;智謀);智術(指君主通曉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、手段);智量(計策,計謀);智算(謀劃,計算);智慮(智謀;謀劃)
(5) 知識 [knowledge]
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。知有所合謂之智。——《荀子》
(6) 智士。有智慧的人 [sage]
語曰:“仁不輕絕,智不輕怨。”——《戰國策》
(7) 又如:智地(智士集中之地)
(8) 春秋時晉國地名 [Zhi town],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北
(9) 姓
◎ 智 zhì?
〈動〉
通“知”( zhī)。知道,認識[know]
狗犬不智其名也。——《墨子·經說下》
而不智也。——《墨子·號令》
得此六者而君父不智也。——《管子·法法》。王念孫云:“智與知同。”
漢語字典
[①][zhì]
[《廣韻》知義切,去寘,知。]
“知2”的今字。
(1)智慧;聰明。
(2)智士;有智慧的人。
(3)計謀;策略。
(4)知識。
(5)梵語“般若”(Praj)的意譯。“智慧”的省稱。參見“智慧”。
(6)通“知”。知道。
(7)姓。春秋晉有智莊子。參閱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知義切,去5寘,zhì,止開三去支B知
[平水韻]:去聲四寘
[唐 音]:dji??
[國 語]:zhì,zhī
[粵 語]:zi3
[閩南語]:ti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智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497第15〔古文〕??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知義切,音置。同??。或作智。【說文】識詞也。從白從虧從知。○按經典相承作智。【釋名】智,知也。無所不知也。【孟子】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【荀子·正名篇】知而有所合謂之智。○按經典或通用知。 又姓。【廣韻】晉有智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