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暈
(暈)
yùn ?ㄩㄣˋ
◎ 太陽或月亮周圍形成的光圈:日暈。
◎ 光影色澤模糊的部分:霞暈。墨暈。
◎ 頭發昏,有旋轉的感覺:暈眩。暈車。眼暈。
反義詞
醒
英文翻譯
◎ 暈
dizzy faint giddy swoon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暈
暈 yūn?
〈動〉
(1) 昏倒 [fall in a faint;pass out]
魏老兒上了一夾棍, 賈魏氏上了一拶子,兩個人都暈絕過去?!?a href="#">老殘游記》
(2) 又如:暈絕(昏厥);頭暈(頭腦昏亂);暈昏(昏迷);暈迷(昏眩)
(3) 另見 yùn?(暈車)
基本詞義
◎ 暈
暈 yùn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日,軍聲。本義:日月周圍形成光圈)
(2) 同本義 [halo]
(3) 日月周圍的光圈
暈,日月氣也?!?a href="#">說文新附》
暈,卷也。氣在外卷結之也,日月俱然?!?a href="#">釋名》
暈適背穴。——《漢書·天文志》
日月暈適,云風,此天之客氣,其發見亦有大運?!?a href="/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/" target="_blank">史記》
(4) 又如:月暈(月亮有光環);暈珥(暈和珥。泛指日、月旁的光暈);暈蝕(日月之暈與食)
(5) 環形花紋或波紋
木有癭,石有暈,犀有通,以取妍于人,皆物之病也。——宋· 蘇軾《答李端叔書》
(6) 又如:暈光(彩虹的光彩)
(7) 光影或色彩四周模糊部分。如:暈狀(形容四周光影、色澤模糊的情狀);暈圈(發光體周圍的模糊光圈)
(8) 光環 [areola]。圍繞于乳頭周圍的有色環(乳暈),或圍繞于水皰或膿皰周圍的有色的環
(9) 另見 yūn?
漢語字典
[①][yùn]
[《廣韻》王問切,去問,云。]
“暉2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煇2”?!?a href="#">暈1”的繁體字。
(1)日月周圍的光圈。
(2)環形花紋或波紋。
(3)指靶心。
(4)光影或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。
(5)指色彩由中心向四周擴散開去。
(6)(或讀yūn)視覺模糊;昏眩。
(7)謂涂抹(顏色)。
(8)謂泛起淡紅色。
(9)用以形容俊俏。參見“暈龐兒”。
[②][yūn]
“暈2”的繁體字。
昏迷。參見“暈2厥”、“暈2倒”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去聲十三問
[國 語]:yūn,yùn
[粵 語]:wan4
[閩南語]:hin5,hun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暈; 康熙筆畫:13; 頁碼:頁495第24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王問切【正韻】禹慍切,??音運。日旁氣也。【釋名】暈,捲也。氣在外捲結之也,日月俱然?!臼酚洝ぬ旃贂績绍娤喈?,日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