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旝
kuài ? ㄎㄨㄞˋ
◎ 古代作戰時指揮用的旗子:“旝動而鼓?!?br>
◎ 古代作戰用的發射石塊的器械:“命護軍將軍田茂廣造云旝三百具,以機發石,為攻城械。”
◎ 發射的石塊:“身當矢旝,再對賊鋒。”
漢語字典
[①][kuài]
[《廣韻》古外切,去泰,見。]
(1)古代作戰時用的一種令旗。
(2)古代作戰時用的一種發石器械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古外切,去14泰,kuì,蟹合一去泰見
[平水韻]:去聲九泰
[國 語]:guài,kuài
[粵 語]:kui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卯集下】【方字部】 旝; 康熙筆畫:19; 頁碼:頁485第15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古外切,音儈?!菊f文】建大木,置石其上,發機以追敵也。詩曰:其旝如林?!鸢础对姟ご笱拧方褡鲿??!∮帧咀髠鳌せ肝迥辍繑鲃佣??!驹]】旝,旃也。通帛爲之,蓋今大將之麾也。執以爲號令。【後漢·馬融傳】旃旝摻其如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