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敷
fū ? ㄈㄨˉ
◎ 布置,鋪開,擺開:敷設。敷陳(鋪陳,詳細敘述)。敷衍(a.敘述并發揮,亦作“敷演”;b.做事不夠負責或待人不懇切,只做表面上的應付;c.勉強維持)。
◎ 涂上,搽上:敷藥。敷粉。
◎ 足夠:入不敷出。
◎ 古同“膚”,表面的。
英文翻譯
◎ 敷
apply be sufficient for sprend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敷 fū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攴( pū),表示與動作有關。“搏”是“布列”的意思,在字中也具有表意作用。本義:施予;給予)
(2) 同本義 [grant;carry out]
勘定厥功,用敷遺后人休。——《書·康王之誥》
敷政優優,百祿是道。——《詩·商頌·長發》
舜不忍伐,而敷之文德。—— 皮日休《原弈》
(3) 又如:敷民(施于人民。敷:布施);敷施(布施);敷錫(施賜);敷教(布施教化)
(4) 鋪展;鋪開 [spread out;unfold]
禹敷土,隨山刊木,奠高山大川。——《書·禹貢》
牖間南向,敷重篾席。——《書·顧命》
敷宴席。——《穆天子傳》
離城三里,止營傅陳。——《漢書·陳湯傳》。師古曰:“傅,讀曰敷。敷,布也。”
(5) 搽,涂上 [apply]
頭上周圍一轉的短發…越顯得面如敷粉,唇若施脂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(6) 又如:敷粉;敷藥
(7) 通“布”( bù)。宣告;陳述 [narrate in detail]
不能敷揚五教,翼贊日月。——《后漢書·張網傳》
善敷者辭殊而義顯。——《文心雕龍·鎔裁》
(8) 又如:敷布(陳述);敷文(鋪陳文藻);敷暢(敷陳發揚);敷奏(敷陳上奉);敷釋(鋪敘闡釋);敷布(敘陳)
(9) 開[花] [open]
用花者取花初敷時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(10) 又如:敷英(開花);敷秀(敷英;敷披。開放);敷榮(繁榮;開花);敷華(開花)
(11) 傳布 [propagate]。如:敷弘(傳布弘揚);敷展(展布,傳播);敷揚(傳播宣揚);敷顯(傳布顯揚)
(12) 宣布;公布 [make public to]。如:敷宣(宣布);敷政(推行政事);敷綸(宣詔);敷露(公布,披露)
(13) 足,夠 [be sufficient for]
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間,食田一頃,即量腹而食,度足而居,吾以知其必不敷矣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(14) 又如:入不敷出;敷余(多余;多出)
(15) 通“溥”。分布;散布 [spread]
敷時繹思,我徂維求定。——《詩·周頌·赍》
(16) 又如:敷芬(發散香氣);敷條(展枝);敷聞(使名聲遠揚);敷興(廣布而使人高興)
(17) 生長 [grow]
筱簜既敷,厥草惟夭,厥木惟喬。——《書·禹貢》
(18) 通“傅”( fù)。附著 [stick to]
郭門在外為衡,以兩木當門,鑿其木,維敷上堞。——《墨子·備城門》
詞性變化
◎ 敷 fū?
〈形〉
(1) 普遍 [general;overall]
敷天之下。——《詩·周頌·般》
(2) 又如:敷求(廣求;遍求);敷洽(廣布);敷尋(廣泛尋訪);敷廣(廣泛傳播);敷光(普照)
(3) 通“膚”。淺薄 [meagre;shallow]
末學敷淺,誠所未詳。——顧野王《上呈<玉篇>啟》
漢語字典
[①][fū]
[《廣韻》芳無切,平虞,敷。]
亦作“旉1”。“傅2”的被通假字。“蓲3”的被通假字。“溥2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施予;施行。
(2)傳布;散布。
(3)鋪開;擴展。
(4)搽;涂。
(5)陳述;鋪敘。
(6)分別;區分。
(7)分派;分攤。
(8)饒足;夠。
(9)通“溥”。普遍。參見“敷天”、“敷求”。
(10)通“傅”。附著;連結。
(11)通“膚”。參見“敷淺”。
(12)姓。明有敷季雅。見《萬姓統譜·平虞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芳無切,上平10虞,fū,遇合三平虞滂
[平水韻]:上平七虞
[唐 音]:pio
[國 語]:fū
[粵 語]:fu1
[閩南語]:hu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敷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474第53〔古文〕旉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芳無切,音罦。【五經文字】??,經典相承,隷省作敷。【書·舜典】敷奏以言。【傳】敷,??也。 又【書·大禹謨】文命敷于四海。【傳】言其外布文德敎命。又【臯陶謨】翕受敷施。【傳】以布施政敎。 又【詩·大雅】罔敷求先王。【箋】無廣索先王之道。 又【廣韻】散也。 又與傅同。【前漢·宣帝紀】傅奏其言。【註】師古曰:傅讀曰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