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攮
nǎng ? ㄋㄤˇ
◎ 一種短而尖的刀,稱“攮子”。
◎ 用攮子或刀刺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攮 nǎng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手,囊聲。本義:推,擠)
(2) 同本義 [push]
攘,推也?!?a href="/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/" target="_blank">說文》
攘,裺止也。——《方言十二》
左右攘辟?!?a href="/r_ci_4c0d31f14b8a027d80ecd66e21646064/" target="_blank">禮記·曲禮》
小子何敢攘焉。——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
(3) 又如:推推攮攮
(4) 用刀刺 [stab]
槍頭子攮到賊肚里?!?a href="#">儒林外史》
(5) 又如:攮刀子(挨刀。罵人話);攮死人
(6) 栽倒;跌 [fall]。又如:一頭攮在了地上
(7) 常與貶義詞結合成罵人的話 [abuse]。如:攮糠(罵人語。本意指吃糠的豬)
漢語字典
[①][nǎng]
[《字彙》乃黨切]
(1)推。
(2)刺;扎。
(3)常與貶義詞合成詈詞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匿講切,上3講,,江開二上江娘
[國 語]:nǎng
[粵 語]:nong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