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suō]
[《廣韻》所六切,入屋,生。]
亦作“摍1”。亦作“1”。“縮1”的繁體字。
(1)捆扎。
(2)退。
(3)短。
(4)收斂;收縮。
(5)虧欠,不足。
(6)節省,減縮。參見“縮衣節食”。
(7)縱;直。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古者冠縮縫,今也衡縫。”鄭玄注:“縮,縱也。”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自反而不縮,雖褐寬博,吾不惴焉。”楊伯峻注:“《檀弓》以'縮''衡'對言,爲'橫直'之'直';此則爲'曲直'之'直'。”參見“縮俎”。一說,縮讀為“蹙”。蹙,近。
(8)取。
(9)濾酒去渣。參見“縮酌”。
(10)姓。戰國時有縮高。見《戰國策·魏策四》。
[②][sù]
“縮2”的繁體字。
見“縮2砂蔤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所六切,入1屋,shu,通開三入東生
[國 語]:suō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摍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449第13【唐韻】【集韻】??所六切,音縮。【說文】蹴引他。 又【廣韻】抽也。【詩·小雅·成是南箕傳】放乎旦而蒸盡,縮屋而繼之。【釋文】縮又作??。【疏】然薪薪盡,乃抽取屋草,以繼之也。本作??。亦作?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