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挫
cuò ? ㄘㄨㄛˋ
◎ 不順利,失敗:挫折。挫敗。挫傷。挫失。
◎ 按下,使音調降低:抑揚頓挫。
◎ 摧折。
◎ 書法用筆的一種。
英文翻譯
◎ 挫
defeat frustrate subdue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挫 cuò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手,坐聲。本義:折斷;摧折)
(2) 同本義 [break]
挫,摧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或挫或隳。——《老子》
而未嘗有所挫也。——《國語·吳語》。注:“毀折也。”
(3) 又如:挫折(劈斷,折斷);挫頓(摧折損傷)
(4) 失敗 [defeat]
挫我于內。——《戰國策·秦策》
(5) 又如:挫頓(挫敗損傷);挫過(錯過);挫北(敗北,打敗仗)
(6) 挫傷,折傷 [deaden]
頓兵挫銳。——《淮南子·脩務》
銳而不挫。——《淮南子·時則》
蚊蟲之聲,聞則挫其精。——《荀子·解蔽》
(7) 又如:挫動(打擊;挫折);挫詘(摧挫貶黜);挫強(挫傷強敵);挫鋒(鋒芒受挫)
(8) 使減小規模或降低程度 [deflate]。如:挫敵人的銳氣,長自己的威風
(9) 彎折,收縮 [bend]
久挫于刀筆之前。——《漢書·陳湯傳》
(10) 又如:一挫身,向遠處飛去了。把身子一挫,就打算往艙里鉆
(11) 錯過。同“錯” [miss]。如:挫過(失去時機);挫著對門(斜對著門);挫對(斜對)
(12) 屈辱 [humiliate]。如:挫屈(屈折屈辱);挫辱(羞辱;受羞辱)
詞性變化
◎ 挫 cuò?
〈名〉
韻律或旋律的變調、轉調 [transition]。如:頓挫
漢語字典
[①][cuò]
[《廣韻》則臥切,去過,精。]
(1)摧折;折斷。
(2)失敗,毀損。
(3)屈辱。
(4)收;彎曲。
(5)抑制。
(6)書法用筆的一種。即用筆頓后略為提起,使筆鋒轉動,在折處或挑處用之。參見“挫鋒”。
(7)通“剉”。截;砍。
(8)同“錯”。誤。
(9)同“錯”。斜錯。
[②][zuò]
[《集韻》徂臥切,去過,從。]
捏起,提起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則臥切,去39過,zuò,果合一去戈精
[平水韻]:去聲二十一個
[國 語]:cuò
[粵 語]:co3
[閩南語]:chho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挫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431第22【唐韻】則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祖臥切,??音?。【說文】摧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輪人】凡揉牙,外不廉而內不挫。【註】挫,折也。【孟子】思以一毫挫於人,若撻之於市朝。【史記·酷吏傳】蜀守馮當暴挫。【註】暴虐以挫人。 又【集韻】徂臥切,音座。搦也,捉也。【楚辭·招?】挫糟凍飮,酎淸涼些。【註】捉去其糟,但取淸醇也。 又祖加切,匝平聲。亦折也。【考工記】內不挫,李軌讀。 又臧戈切,?平聲。案也。【莊子·人閒世】挫鍼治繲。 又【韻會】千臥切【正韻】寸臥切,??與剉同。折傷也。【增韻】刴斫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