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戺
shì ? ㄕˋ
◎ 臺階兩旁所砌的斜石:“金戺玉階,彤庭輝輝。”
◎ 門檻:“屬兵列護門戺。”
漢語字典
[①][shì]
[《廣韻》鉏里切,上止,崇。]
(1)門檻。
(2)堂廉。亦指堂廉下的臺階。《書·顧命》:“四人綦弁,執戈上刃,夾兩階戺。”孔傳:“堂廉曰戺,士所立處。”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“金戺玉階,彤庭煇煇。”李善注引《廣雅》:“戺,砌也。”唐劉禹錫《令狐相公見示贈竹二十韻》:“垂梢覆內屏,迸筍侵前戺。”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釋形體》:“浙西謂堂廉曰階檐戺。諸邊亦謂之戺。”一說戺為庭階兩旁自堂至地所砌的斜石。見清程瑤田《釋宮小記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鉏里切,上6止,shì,止開三上之崇
[平水韻]:上聲四紙
[國 語]:shì
[粵 語]:si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戺; 康熙筆畫:7; 頁碼:頁415第03【廣韻】【韻會】??鉏里切,音士。【爾雅·釋宮】落時謂之戺。◎按爾雅作??。疏,持樞也。詳??字註。 又堂廉曰戺。【書·顧命】四人綦弁執戈,夾兩階戺。 又砌也,閾也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金戺玉階。 又【集韻】巸,古作戺。註詳巳部六畫。
考證:〔堂簾以戺〕 謹照書孔傳堂簾改堂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