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懭
kuǎng ? ㄎㄨㄤˇ
◎ 強(qiáng)悍。
◎ 〔懭悢(liàng)〕悵惘,不得志的樣子。
◎ 恨。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kuǎng]
[《集韻》苦晃切,上蕩,溪。]
見(jiàn)“懭悢”。
[②][kuǎng]
[《集韻》古猛切,上梗,見(jiàn)。]
強(qiáng)悍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苦朗切,上37蕩,kǎng,宕開(kāi)一上唐溪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三梗
[國(guó) 語(yǔ)]:kuàng
[粵 語(yǔ)]:kong3kwong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 懭; 康熙筆畫:19; 頁(yè)碼:頁(yè)407第28【集韻】苦謗切,音曠。恨也。或通作懬。 又【集韻】苦晃切,音?。懭悢,意不得也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??古猛切,音礦。悍也。○按懭與懬通,而實(shí)不同。《正字通》必欲合爲(wèi)一字,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