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fèn]
[《廣韻》房吻切,上吻,奉。]
“憤1”的繁體字。亦作“1”。
(1)郁結于心;憋悶。
(2)充盈,旺盛。
(3)發;奮。
(4)憤怒;怨恨。
(5)亂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房吻切,上18吻,fèn,臻合三上文並
[平水韻]:上聲十二吻
[唐 音]:bhi??n
[國 語]:fèn
[粵 語]:fan5
[閩南語]:hun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 憤; 康熙筆畫:16; 頁碼:頁403第19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房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父吻切,??墳上聲。【說文】懣也。從心賁聲。【周語】陽癉憤盈。【註】積也。鬱積而怒滿也。 又【集韻】或作??。亦作賁。【禮·樂記】廣賁之音作,而民剛毅。【音義】依註讀爲憤,扶粉反。 又作馮。【莊子·盜跖篇】侅溺於馮氣,郭象讀。 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房問切,音與分同。滿也。【論語】不憤不啓。【又】發憤忘食。◎按註??上聲,字書有上去二音。又葉符筠切,音焚。【蘇轍·祭范鎭文】力諫不從,遂致爲臣。開門接士,不怨不憤。
【說文】憤本字。憤字從芔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