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惉
zhān ? ㄓㄢˉ
◎ 〔惉懘(chì)〕a.(聲音)不和諧,如“五者(宮、商、角、徴、羽)不亂,則無惉惉之音矣。”b.敝敗,如“惉惉殘疆,恥辱不恤如此。”c.煩亂,如“借使小有惉惉之情,悴于胸次,憂思郁結,易以傷氣。”
漢語字典
[①][zhān]
[《集韻》處占切,平鹽,昌。]
不和諧,煩亂。
音韻參考
[國 語]:chān,zhān
[粵 語]:zim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 惉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390第06【集韻】處占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蚩占切,??音襜。【說文】惉懘,煩聲也。【集韻】或作怗苫,亦書作?。俗作??,非。【史記·樂書】五者不亂,則無惉懘之音。【樂記】作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