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悽
恓 qī?
〈形〉
(1) 悲傷;悲痛 [sad]
悽,痛也。從心,妻聲。——《說文》
悽愴之志。——《淮南子·本經》
意荒忽而流蕩兮,心愁悽悽而增悲。——《楚辭·屈原·遠游》
(2) 又如:悽悽惶(悲傷不安);悽心(感到心痛);悽苦(悲苦);悽戾(哀傷悲泣);悽其(悲痛感傷的樣子);悽洏(哀傷流淚);悽楚(悲傷酸楚);悽惻(哀傷);悽傷(痛苦哀傷);悽切(凄涼悲切)
(3) 寒冷 [chilly;cold]
不憂至寒之悽愴。——《漢書·王褒傳》
(4) 又如:悽愴(寒冷);饑悽(饑寒)
漢語字典
[①][qī]
[《廣韻》七稽切,平齊,清。]
亦作“恓1”。
(1)悲痛,悲傷。
(2)寒冷。參見“悽愴”。
[②][xī]
同“棲2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七稽切,上平12齊,qī,蟹開四平齊清
[平水韻]:上平八齊
[唐 音]:*tsei
[國 語]:qī
[粵 語]:cai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 悽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389第19【唐韻】七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千西切,??音妻。【說文】痛也。從心妻聲。【集韻】悲也。【後漢·喬公祖傳】曹操過其墓,輒悽愴致祭奠。 又悽悽,饑病貌。【後漢·周黃徐姜申屠列傳贊】悽悽碩人,陵阿窮退。 又【韻會】七計切。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