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慟
(慟)
tòng ?ㄊㄨㄥˋ
◎ 極悲哀,大哭:慟哭。大慟。
英文翻譯
◎ 慟
deep sorrow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慟
慟 tòng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心,動聲。本義:大哭) 同本義 [wail]
顏回死, 子哭之慟。——《論語·先進》
我歌誠自慟,非獨為君悲。——柳宗元《哭連州凌員外司馬》
(2) 又如:慟絕(哭暈倒)
詞性變化
◎ 慟
慟 tòng?
〈形〉
(1) 極其悲痛 [very grieved;sorrowful]
君與康先生捧詔慟哭。——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(2) 又如:慟切(悲痛之極);慟泣(悲痛哭泣);慟怛(慘痛);慟恨(極度地悲恨);慟悼(悲痛傷悼);慟醉(痛飲而醉);慟懷(沉痛懷念)
漢語字典
[①][tòng]
[《廣韻》徒弄切,去送,定。]
亦作“憅1”。“慟1”的繁體字。
(1)極其悲痛。
(2)痛哭。
(3)感動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去聲一送
[國 語]:tòng
[粵 語]:dung6
[閩南語]:tong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 慟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386第16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徒弄切,音洞。哀過也。從心動聲。【論語】子哭之慟。 又葉徒紅切,音同。【晉書·愍懷傳】今爾之負,抱冤於東。悠悠有識,孰不哀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