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弒
shì ? ㄕˋ
◎ 封建時代稱臣殺君、子殺父母:弒君。弒父。
英文翻譯
◎ 弒
murder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弒 shì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殺,式聲。本義:古代統(tǒng)治階級稱子殺父、臣殺君為“弒”)同本義 [murder one's superior]
弒,臣殺君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凡自虐其君曰弒,自外曰戕。——《左傳·宣公十八年》
放弒其君則殘之。——《周禮·大司馬》
君臣未嘗相弒也。——《禮記·明堂位》
萬乘之國弒其君者,必千乘之家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(2) 又如:弒虐(指弒君);弒君;弒母
漢語字典
[①][shì]
[《廣韻》式吏切,去志,書。]
亦作“弒1”。“殺4”的被通假字。
古代卑幼殺死尊長叫弒。多指臣子殺死君主,子女殺死父母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式吏切,去7志,shì,止開三去之書
[國 語]:shì
[粵 語]:si3
[閩南語]:si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下】【弋字部】 弒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355第14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式吏切【正韻】式志切,??音試。【釋名】下殺上曰弒。弒,伺也,伺閒而後得施也。【類篇】弒,殺也。自外曰??,自內曰弒。 【集韻】或作煞、??。??字原從芻從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