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lǐn]
[《廣韻》力稔切,上寢,來。]
亦作“稟2”。亦作“廩1”。
(1)糧倉。
(2)指糧食。
(3)公家發(fā)給糧食。
(4)俸米。
(5)泛指俸祿。
(6)廩生的省稱。
(7)收藏;儲積。
(8)少。
(9)見“廩廩”。
(10)通“林”。樹林。
(11)通“懍”。危懼。參見“廩廩”。
(12)通“凜”。寒冷。參見“廩秋”。
(13)通“凜”。嚴峻;可敬畏。引申為有風采。參見“廩廩”。
[②][lǎn]
[《集韻》盧感切,上感,來。]
(1)通“濫”。泛濫。參見“廩2然”。
(2)見“坎廩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力稔切,上47寑,lǐn,深開三上侵A來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六寢
[國 語]:lǐn
[粵 語]:lam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下】【廣字部】 廩; 康熙筆畫:16; 頁碼:頁351第22〔古文〕??【唐韻】力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力錦切,??音凜。【說文】本作?。穀所振入,宗廟粢盛,倉黃?而取之,故謂之?。從入,回,象屋形中有戸牖。或從度從禾。【爾雅·釋言】廩,廯也。【玉篇】倉廩也。【釋名】廩,矜也。實物可惜者,投之其中也。【詩·周頌】亦有高廩,萬億及秭。【禮·明堂位】米廩,有虞氏之庠也。【註】庠序亦學(xué)也。魯謂之米廩,虞帝上孝,令藏粢盛之委焉。【周語】廩於藉東南,鍾而藏之。【註】廩,御廩。一名神倉,東南生長之處。鍾,聚也。爲廩以藏所藉田,以奉粢盛。【荀子·富國篇】垣窌倉廩者,財之末也。【註】穀藏曰倉,米藏曰廩。 又給也。【後漢·章帝紀】恐人稍受廩,往來煩劇。【註】廩,給也。 又天廩,星名。【隋書·天文志】天廩四星在昴南。【張衡·周天大象賦】天廩備稷以祈歆。 又官名。【周禮·地官】廩人掌九穀之數(shù),以待國之匪頒賙賜稍食。【後漢·和帝紀】復(fù)置廩犧官。【註】漢官儀曰:廩犧令一人秩六百石。 又與懍通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可以爲富安天下,而直爲此廩廩也。 又與??通。【集韻】??或作廩。
考證:〔【荀子·富國篇】桓窌倉廩者,財之末也。〕 謹照原文桓改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