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cè]
[《廣韻》初吏切,去志,初。]
[《集韻》察色切,入職,初。]
亦作“厠1”。
(1)便所。
(2)豬圈。
(3)雜置;參與。
(4)錯雜。
(5)通“側”。邊沿,旁邊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初吏切,去7志,chì,止開三去之初
[平水韻]:去聲四寘
[唐 音]:chri??
[國 語]:cè
[粵 語]:cak1ci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下】【廣字部】 廁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348第26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初吏切【正韻】初寺切,??颸去聲。【說文】廁,淸也。【玉篇】圊溷也,雜也。【釋名】廁,言人雜在上,非一也。或曰溷,言溷濁也。或曰圊,至穢之處,宜常修治使潔淸也。【史記·項羽紀】沛公起如廁。 又牀邊側謂之廁。【前漢·汲黯傳】衞靑侍中,上常踞廁視之。【註】應劭曰:牀邊側也。 又【韻會】高岸夾水曰廁。【前漢·劉向傳】北臨廁。【註】服虔曰:廁側近水。 又【廣韻】閒也,次也。【史記·樂毅傳】廁之賔客之中。 又【集韻】察色切,音測。側也。【莊子·外物篇】廁足而墊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