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幸
xìng ? ㄒㄧㄥˋ
◎ 意外地得到成功或免去災害:幸運。僥幸。幸存。幸免。幸未成災。
◎ 福氣:幸福。榮幸。
◎ 高興:慶幸。欣幸。幸甚。
◎ 希望:幸勿推卻。幸來告語之。
◎ 寵愛:寵幸。得幸。
◎ 指封建帝王到達某地:巡幸。
◎ 姓。
英文翻譯
◎ 幸
favour good fortune luckily rejoice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幸 xìng?
〈形〉
幸,吉而免兇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幸而至于旦。——《禮記·檀弓》
不幸短命死矣。——《論語》。皇疏:“凡應死而生曰幸。應生而死曰不幸。”
幸甚。——曹操《步出夏門行》
生固幸而遇予。——清· 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
知幸與不幸。
幸獲名成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傳》
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,不過十之一二矣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又如:三生有幸;榮幸(光榮而幸運);萬幸(非常幸運);得此幸,不幸中的大幸;慶幸;天幸;不幸;萬幸
詞性變化
◎ 幸 xìng?
〈副〉
(1) 通“倖”。僥幸 [luckily]
非分而得謂之幸。——《小爾雅》
朝無幸位。——《荀子·富國》。注:“無德而祿謂之幸位。”
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。——《公羊傳·宣公十五年》。注:“僥倖也。”
幸得脫矣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幸皆殺之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區寄傳》
朕自得丞相,幸成帝業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(2) 又如:幸心(僥幸心理);幸生(僥幸偷生);幸民(僥幸于萬一之民);幸位(僥幸得位);幸得(幸而);幸詭(僥幸和詭詐);幸賞(僥幸得賞)
(3) 幸虧 [fortunately]
幸大雪踰嶺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
幸誠門未有燒。——《廣東軍務記》
幸彼蒼默佦
(4) 又如:幸為(幸而);幸然(幸虧);幸賴(幸虧依靠);幸得(幸虧);幸偶(幸運而偶然遇合)
(5) 表敬,副詞,表明對方的行為使自己感到幸運 [be lucky]
亦幸赦臣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乃幸見取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
幸君子書敘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官入幸顧我。——明· 宗臣《報劉一丈書》
(6) 又如:幸叨(有幸得到他人的好處);幸蒙(有幸承蒙);請不吝賜教為幸
◎ 幸 xìng?
〈動〉.
(1) 使…歡樂、愉快或欣喜;慶幸 [rejoice over one’s happiness or good fortune]
愿大王以幸天下。——《漢書·高帝紀下》
(2) 寵愛 [favor]
幸于趙王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你瞧瞧,把他幸的這個樣兒,我勸你收著些兒好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(3) 又如:幸私(古謂帝王對人寵愛);幸昵(寵愛親近);幸待(寵愛優待);幸媚(親近寵幸);幸近(寵幸親近);幸嬖(寵愛狎昵)
(4) 感受到憐憫之心 [sympathize]
王必幸臣與臣之母,愿先生之勿患也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至忠》
(5) 希望 [I hope;I trust]
幸可廣問訊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吾子幸觀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
幸蒙其賞。——明· 崔銑《記王忠肅公翱三事》
幸寧吾心。——明· 宗臣《報劉一丈書》
(6) 又如:幸為(希望);幸存照鑒(希望留存查照);幸來(希望前來);幸愿(希望);幸勉(望其勉力);幸望,幸翼(希望)
(7) 舊指皇帝親臨,后也泛指皇族親臨 [(of emperor)visit]
會幸苑中。——宋· 王讜《唐語林·雅量》
忽然有個詔書下來,說御駕親幸泰山,要修 漢武帝封禪的故事。——《醒世恒言》
(8) 又如:幸顧(帝王臨幸垂顧);幸聽(皇帝親臨聽講);幸學(皇帝巡視學校);幸御(帝王巡游時駐蹕)
(9) 特指帝王與女子同房 [(of emperor’) sexual intercourse]
婦女無所幸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(10) 又如:得幸;御幸;王因幸之
(11) 遇 [meet]
二年冬,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。—— 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
(12) 使…活命 [save sb.’s life]
汝天下之國士也,幸汝以成而名。——《呂氏春秋》
◎ 幸 xìng?
〈名〉
(1) 幸福 [happiness]
大丈夫得死于疆場者,幸也,吾何恨焉?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(2) 受寵的人 [favourite]
妾媵盈宮,非無愛幸也。——《申鑒》
(3) 姓
漢語字典
[①][xìng]
[《廣韻》胡耿切,上耿,匣。]
(1)幸運。
(2)歡喜,慶幸。
(3)幸虧,幸而。
(4)親近;寵愛。
(5)謂求恩倖。
(6)哀憐。
(7)褒賞。
(8)猶言優勝。
(9)封建時代稱帝王親臨。
(10)特指帝王與女子同房。
(11)僥幸。
(12)希望,期望。亦為表示希望之辭。
(13)使活命。
(14)痊愈。
(15)正好,恰好。
(16)本來,原來。
(17)假使,倘若。
(18)尚,還。
(19)姓。晉有幸靈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胡耿切,上39耿,hèng,梗開二上耕匣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三梗
[唐 音]:h??ng
[國 語]:xìng
[粵 語]:hang6
[閩南語]:heng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下】【干字部】 幸; 康熙筆畫:8; 頁碼:頁341第01〔古文〕???【唐韻】胡耿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下耿切,??音倖。【說文】本作??。吉而免兇也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願大王以幸天下。【註】晉灼曰:臣民被其德,以爲徼倖也。師古曰:幸者,可慶倖也。故福善之事皆稱爲幸。 又【小爾雅】非分而得曰幸。【增韻】非所當得而得,與不可免而免曰幸。【論語】罔之生也,幸而免。【中庸】小人行險以徼幸。【晉語】德不純,而福祿??至,謂之幸。【荀子·富國篇】朝無幸位,民無幸生。 又冀也。【禮·檀弓】幸而至於旦。【註】幸,覬也。 又【玉篇】幸天子所至也。【蔡邕·獨斷】天子車駕所至,見令長三老官屬,親臨軒作樂,賜以食帛,民爵有級,或賜田租,故謂之幸。 又【玉篇】幸,御所親愛也。【前漢·佞幸傳】但以 媚貴幸。 又姓。【萬姓統譜】望出鴈門,晉有幸靈。唐有幸南容,貞元中進士。宋有幸元龍,嘉泰初進士。 又【韻補】古葉散。【易林】疾貧望幸,使伯行販。 【韻會】或作??。【篇海】或作??。??字原作夭下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