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帊 pà?
〈名〉
(1) 兩幅寬的帛 [silks in double width]
帊,帛三幅曰帊?!?a href="#">說文新附》。鄭珍新附考:“三者二之誤”。
(2) 頭巾 [scarf;kerchief]。如:帊頭(幞頭)
(3) 巾帕 [handkerchief]
棋者不信,以帊蓋局,使更以他局為之。——《三國志·魏志》
(4) 道士所披之衣 [Taoist priest’s robe]
見其散發被黃巾帊?!?a href="/r_ci_d537d848afe66ea65a9da42a01beb74d/" target="_blank">南史·隱逸傳上》
(5) 覆蓋物品的巾 [a piece of cloth(used as a cover)]
以黃紋帊蔽之?!?a href="#">太平廣記》
漢語字典
[①][pà]
[《廣韻》普駕切,去禡,滂。]
(1)巾帕。
(2)頭巾。
(3)布三幅之稱。布單。
(4)布袋;口袋。
(5)帳子。
(6)道士所披之衣。形類僧人袈裟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普駕切,去40禡,pà,假開二去麻滂
[平水韻]:去聲二十二禡
[國 語]:pà
[粵 語]:paa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中】【巾字部】 帊; 康熙筆畫:7; 頁碼:頁329第13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普駕切,音怕?!菊f文】帛二幅曰帊。【廣韻】幞也?!就ㄋ孜摹坎粠?。帊,衣襆也?!∮帧緩V雅】帳也。 又【集韻】披巴切,音葩。殘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