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巒
luán ? ㄌㄨㄢˊ
◎ 見(jiàn)“巒”。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luán]
[《廣韻》落官切,平桓,來(lái)。]
“巒1”的繁體字。
(1)小而尖銳的山。
(2)狹長(zhǎng)的山。
(3)山脊。
(4)頂端圓形的山。
(5)泛指山。
(6)見(jiàn)“巒岏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元部來(lái)母,luan
[廣 韻]:落官切,上平26桓,luán,山合一平桓來(lái)
[平水韻]:上平十四寒
[唐 音]:luɑn
[國(guó) 語(yǔ)]:luán
[粵 語(yǔ)]:lyun4
[閩南語(yǔ)]:loan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 巒; 康熙筆畫(huà):22; 頁(yè)碼:頁(yè)322第43【唐韻】落官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盧官切,??音鑾。【說(shuō)文】山小而銳。【六書(shū)故】圜峰也。【楚辭·九章】登石巒以遠(yuǎn)望兮。 又山紆回綿連曰巒。【徐悱登瑯邪城詩(shī)】襟帶盡巖巒。 【正字通】又鹽韻,音廉。引蘇軾謝歐陽(yáng)晦夫遺琴枕詩(shī):我懷汝隂六一老,眉宇秀發(fā)如春巒。○按蘇軾俱入寒韻引用,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