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嵁
kān ? ㄎㄢˉ
◎ 凸凹不平的山巖:“鼯狖叫層嵁,鷗鳧戲沙衍。”
◎ 險峻的:嵁巖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嵁 kān?
〈名〉
不平的山巖 [cliff]。指高出水面較小而不平的石頭
近岸,卷石底以出,為坻,為嶼,為嵁,為巖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記》
漢語字典
[①][kān]
[《廣韻》口含切,平覃,溪。]
[《廣韻》苦咸切,平咸,溪。]
[《廣韻》五感切,上感,疑。]
[《廣韻》五含切,平覃,疑。]
(1)見“嵁崿”。
(2)懸崖峭壁。
[②][zhàn]
[《廣韻》士減切,上豏,崇。]
高陡。參見“嵁2絶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口含切,下平22覃,kān,咸開一平覃溪
[平水韻]:下平十三覃
[國 語]:kān
[粵 語]:ham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 嵁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316第03【廣韻】口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枯含切【正韻】苦含切,??音龕。嵁巖,不平貌。【莊子·在宥篇】大山嵁巖之下。 又【廣韻】苦咸切【集韻】丘咸切,??音??。義同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??五感切,音坎。嵁崿,山形。【左思·魏都賦】恆碣嵁崿于靑霄。或作碪。 又【廣韻】士減切【集韻】士檻切,??音嶃。嵁絕,山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