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巋
(巋)
kuī ? ㄎㄨㄟˉ
◎ 高大屹立的樣子:巋巍。巋然不動。
◎ 小山叢列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巋
巋 kuī?
〈形〉
(1) (形聲。從山,歸聲。本義:小山叢列)
(2) 同本義 [small-mountainous]
山小而眾,巋。——《爾雅·釋山》
(3) 高峻獨立的 [towering]
唯巨石巋然挺立耳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(4) 又如:巋然獨存(堅固獨存而屹立不搖的樣子);巋然不動;巋崎(山勢險峻的樣子);巋嶻(高峻)
(5) 高大 [tall and big]
巋巋穹崇。——《文選·王延壽·魯靈光賦》
而靈光巋然獨存。——《文選·王延壽·魯靈光殿賦序》
(6) 又如:巋嵬
漢語字典
[①][kuī]
[《廣韻》丘追切,平脂,溪。]
[《廣韻》丘軌切,上旨,溪。]
“巋1”的繁體字。
(1)小山叢聚羅列。
(2)高峻獨立貌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上聲四紙·去聲四寘
[國 語]:kuī
[粵 語]:kwai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 巋; 康熙筆畫:20; 頁碼:頁310第07【廣韻】【集韻】丘追切【韻會】區韋切,??音蘬。【爾雅·釋山】小而衆,巋。【疏】言小山而衆叢萃羅列者名巋。【王延壽·魯靈光殿賦】巋?穹崇。【註】高大貌。 又上聲。【廣韻】丘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苦軌切,??音樻。義同。 又去聲。【集韻】丘愧切,音喟。巋然,獨貌。【莊子·天下篇】巋然有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