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jiāng]
[《廣韻》即良切,平陽,精。]
“將1”的繁體字。
(1)扶助,扶持。
(2)奉獻。
(3)供養;奉養。
(4)行進。
(5)送行。
(6)施行。
(7)遵奉;秉承。
(8)傳達;表達。
(9)帶領;攜帶。
(10)順從;隨從。
(11)取;拿。
(12)控制;約束。
(13)操。指以某種方言說話。
(14)駕御。參見“將車”。
(15)逆亂。
(16)壯;大。
(17)引申為盛。
(18)長久。
(19)美。
(20)側。
(21)相當于“為”、“是”。
(22)當;能。
(23)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“將”或“帥”。參見“將軍”。
(24)用言語激人。
(25)副詞。就要;將要。
(26)副詞。欲;打算。
(27)副詞。將近。
(28)副詞。乃,方。
(29)副詞。殆;大概。
(30)副詞。豈;何。
(31)副詞。姑且。
(32)介詞。把。
(33)介詞。共;與。
(34)介詞。用。
(35)介詞。從;由。
(36)連詞。表示并列。又;且。
(37)連詞。又為“與”、“和”之意。
(38)連詞。相當于“而”。
(39)連詞。如;若。
(40)介詞。或;抑。
(41)助詞。用于動詞之后。
(42)通“漿”。
(43)通“螿”。
(44)通“牂”。
(45)姓。後趙有常山太守將容。見《通志·氏族五》引《姓苑》。
[②][jiàng]
[《廣韻》子亮切,去漾,精。]
“將2”的繁體字。
(1)將帥;將領。
(2)喻指在某一領域稱雄者。
(3)統率,指揮。
(4)軍銜名。在校級之上。我國目前軍銜制,有上將、中將、少將。
[③][qiāng]
[《集韻》千羊切,平陽,清。]
“將3”的繁體字。
愿;請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陽部精母,tziang
[廣 韻]:即良切,下平10陽,jiāng,宕開三平陽精
[平水韻]:下平七陽·去聲二十三漾
[唐 音]:*tziɑng,*tziɑ?ng,t
[國 語]:jiāng,jiàng,qiāng
[粵 語]:zoeng1zoeng3
[閩南語]:chiang1,chiang3,chiong1,chiong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上】【寸字部】 將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294第16〔古文〕??【廣韻】卽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資良切,??音漿。【說文】本將帥字。一曰有漸之辭。【蘇林曰】將,甫始之辭。【易·繫辭】是以君子將有爲也,將有行也。又【公羊傳·莊三十二年】君親無將,將而誅焉。【師古註】將有其意也。 又抑然之辭。【楚辭·卜居】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,將遊大人以成名乎。 又且也。【詩·小雅】將安將樂。 又【廣韻】養也。【詩·小雅】不遑將父。 又助也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補過將美。 又送也。【詩·召南】百兩將之。【邶風】之子于歸,遠于將之。 又大也。【詩·小雅】亦孔之將。【商頌】我受命溥將。 又承也,奉也,行也。【詩·商頌】湯孫之將。【書·胤征】今予以爾有衆,奉將天罰。【註】將,行也。 又【增韻】賚也,持也,與偕也。【正韻】扶持也。【詩·小雅】無將大車。【左傳·莊二十一年】鄭伯將王,自圉門入。 又進也。【詩·周頌】日就月將。 又從也,隨也。【前漢·郊祀歌】九夷賔將。 又【詩·小雅】鮮我方將。【註】壯也。 又【楚辭·九辯】恐余壽之弗將。【註】長也。 又【詩·大雅】在渭之將。【註】側也。 又去也。【荀子·賦論篇】時幾將矣。【註】言時事已去,不可復也。 又姓。後趙常山太守將容。 又干將,古劒工。【張揖曰】韓王劒師名,今名劒曰干將。 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千羊切【韻會】七羊切,??音鏘。請也,幾願辭也。【詩·衛風】將子無怒。【小雅】將伯助予。 又聲也。【詩·鄭風】佩玉將將。 又嚴正貌。【詩·大雅】應門將將。 又集也。【詩·周頌】磬筦將將。 又【唐韻】卽諒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子諒切,??音醬。【廣韻】將帥也。【增韻】將之也。【禮·記註】方氏曰:才足以將物而勝之之謂將,智足以帥物而先之之謂帥。 又葉卽兩切,音獎。【詩·大雅】天不我將。葉下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