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qǐn]
[《廣韻》七稔切,上寢,清。]
亦作“寑1”。亦作“1”。“寢1”的繁體字。
(1)睡;臥。
(2)引申為物體橫放著。參見“寢石”。
(3)寢宮;臥室。
(4)古代帝王宗廟之后殿,為放置祖宗衣冠之處。
(5)指陵寢。秦漢以后帝王陵墓上的正殿。
(6)止息;廢置。
(7)謂湮沒不彰;隱蔽。
(8)丑陋。
(9)通“寖”。逐漸。
(10)通“祲”。使盛大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侵部清母,tsi?m
[廣 韻]:七稔切,上47寑,qǐn,深開三上侵A清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六寢
[唐 音]:*tsi?m
[國 語]:qǐn
[粵 語]:cam2
[閩南語]:chhim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上】【宀字部】 寢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290第22〔古文〕????寑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??七稔切,侵上聲。【說文】臥也。【詩·小雅】乃寢乃興。【論語】宰予晝寢。 又【廣韻】堂室也。【爾雅·釋宮】無東西廂,有室曰寢。周制,王公六寢,路寢一,小寢五。路寢,冶事之所,小寢,燕息之地也。【公羊傳·莊三十二年】路寢者何,正寢也。 又寢廟。凡廟,前曰廟,後曰寢。【詩·小雅】奕奕寢廟,君子作之。【商頌】寢成孔安。【註】廟中之寢,所以安神也。 又陵寢。【史記·樂書】三代以前,未有墓祭。至秦始出寢,起於墓側(cè)。漢因秦制,上陵皆有園寢。 又凡居室皆曰寢。【禮·王制】庶人祭於寢。 又息也。【前漢·??法志】兵寢??措。【唐書·裴度傳】汲黯在朝,淮南寢謀。 又寢丘,縣名,在汝南。【前漢·地理志應(yīng)劭註】叔敖子所邑之地,後更名固始。 又葉衣檢切,音揜。【詩·小雅】乃安斯寢。葉上簟。簟音忝。 【集韻】亦作?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