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宜
yí ?ㄧˊ
◎ 適合,適當(dāng):宜人。宜于。合宜。權(quán)宜。適宜。相宜。
◎ 應(yīng)該,應(yīng)當(dāng):事不宜遲。
◎ 當(dāng)然,無怪:宜其無往而不利也。
◎ 姓。
英文翻譯
◎ 宜
appropriate ought to should suitable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宜 yí?
〈形〉
(1) (會意。從門之下一之上。甲骨文字形。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狀。本義:合適;適宜) 同本義 [fitting; suitable]
宜,所安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宜,事也。——《爾雅》
宜得其所也。——《蒼頡篇》
君子宜之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裳裳者華》
宜其室家。——《詩·周南·桃夭》
世易時移,變法宜矣。(宜矣,是適宜的了,是應(yīng)該的了。)——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
(2) 又如:宜子(女子富有生育能力);宜民(使民眾安輯);宜時(適時);宜春(適宜于春天)
詞性變化
◎ 宜 yí?
〈名〉
(1) 煮熟可吃的肉 [meat dishes;cook]
弋言加之,與子宜之。——《詩·鄭風(fēng)》
(2) 祭名。祭祀土地之神 [sacrificial god]
起大事,動大眾,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,謂之宜。——《爾雅》
(3) 適宜的事 [matter]
(4) 豐收 [harvest]。如:宜年(指豐收之年)
(5) 通“儀”。法度,標(biāo)準(zhǔn) [law;moral standard]
宜鑒于殷,駿命不易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文王》
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由儀序》
(6) 通“誼”( yì)。合理的道理、行為 [just]
將施于宜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四》
案主當(dāng)宜,行其正理。——《管子·明法》。俞樾云:“宜乃誼之省。”
宜無嫌于往初。——張衡《東京賦》
◎ 宜 yí?
<助動>
(1) 應(yīng)當(dāng)(多用于否定式) [should]
不宜有所過。(“宜”,應(yīng)該;“過”拜訪。)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
宜付有司論其刑賞。(應(yīng)該交給主管的官,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。有司:職有專司,就是專門管理某種事情的官。刑:罰。)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宜乎眾矣。(當(dāng)然人很多了。宜:應(yīng)當(dāng),這里和“乎”字連用,有“當(dāng)然”的意思。乎:用在形容詞、動詞、副詞的后面,表示事物或動作的狀態(tài),同“然”。眾矣:人很多了。)——宋· 周敦頤《愛蓮說》
國亦宜矣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(2) 又如:宜蠲(應(yīng)該減免);事不宜遲;不宜操之過急;宜速歸;宜然(應(yīng)該這樣);宜當(dāng)(情理上必須如此)
◎ 宜 yí?
〈副〉
(1) 當(dāng)然 [certainly]
宜君王之欲殺女而立職也。——《左傳》
(2) 大概 [almost]
今陰陽不調(diào),宜更歷之過也。——《漢書》
漢語字典
[①][yí]
[《廣韻》魚羈切,平支,疑。]
亦作“冝1”。亦作“宐1”。
(1)古代祀典的一種。謂列俎幾陳牲以祭。
(2)菜肴。亦謂作為菜肴。
(3)合適;適當(dāng);適宜。
(4)引申使合宜;使合適。參見“宜人”、“宜民”。
(5)正當(dāng)?shù)牡览恚贿m宜的事情或辦法;適當(dāng)?shù)牡匚弧?br>(6)使和順;親善。
(7)應(yīng)當(dāng);應(yīng)該。
(8)猶當(dāng)然;無怪。表示事情本當(dāng)如此。
(9)猶大概;似乎;恐怕。表示不十分肯定。
(10)姓。元有宜童。見《元史·陳祖仁傳》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歌部疑母,ngiai
[廣 韻]:魚羈切,上平5支,yí,止開三平支B疑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
[唐 音]:*ngy?
[國 語]:yí
[粵 語]:ji4
[閩南語]:gi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上】【宀字部】 宜; 康熙筆畫:8; 頁碼:頁284第03〔古文〕??????【唐韻】【集韻】魚羈切【韻會】疑羈切,??音儀。【說文】所安也。【增韻】適理也。【易·泰卦】后以財成天地之道,輔相天地之宜。【禮·王制】齊其政,不易其宜。又【左傳·成二年】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。【註】職方氏所謂靑州宜稻粱,雍州宜黍稷之類是也。 又【詩·周南】宜其室家。【傳】宜者,和順之意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宜,事也。【詩·大雅】公尸來燕來宜。【毛傳】宜其事也。 又【玉篇】當(dāng)也,合當(dāng)然也。【禮·樂記】武之遲久,不亦宜乎。 又祭名。【書·泰誓】類于上帝,宜于冢土。【註】祭社曰宜。冢土,社也。【禮·王制】宜乎社。【註】引爾雅,起大事,動大衆(zhòng),必先有事乎社,令誅罰得宜。 又州名。古百越地,庸置粵州,改宜州。 又姓。【正字通】元宜桂可,博通經(jīng)史。 又通作儀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伯益能儀百物。儀讀與宜同。 又葉五何切,音俄。【詩·鄘風(fēng)】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。葉上佗下何。◎按《音學(xué)五書》宜古音魚何反。宜字《詩》凡九見,《易》一見,《儀禮》一見,《楚辭》一見,??同。後人誤入五支韻,據(jù)此則又非但葉音矣。 【集韻】宐,隸作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