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嫠
lí ? ㄌㄧˊ
◎ 寡婦:嫠婦。嫠節(指封建社會寡婦的節操,夫死不再改嫁)。嫠不恤緯(喻憂國忘家)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嫠 lí?
〈名〉
(1) 寡婦(上古時期,寡可指寡婦和寡夫,而嫠只指寡婦) [widow]
嫠也何害,先夫當之矣。——《左傳·襄公二十五年》
舞幽壑之潛蛟,泣孤舟兮嫠婦?!?a href="#">蘇軾《赤壁賦》
(2) 又如:嫠人(寡婦);嫠家(寡婦自稱);嫠婦(寡婦);嫠節(寡婦的名節);嫠獨(寡婦和鰥夫);嫠憂(喻憂國);嫠輟緯(憂國心切)
漢語字典
[①][lí]
[《廣韻》里之切,平之,來。]
(1)寡婦。
(2)喪夫。參見“嫠居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里之切,上平7之,lí,止開三平之來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
[國 語]:lí
[粵 語]:lei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丑集下】【女字部】 嫠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269第36【廣韻】里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陵之切,??音釐?!菊f文】婦無夫也。【左傳·襄二十五年】嫠也何害。又【昭二十四年】嫠不恤其緯。 又【集韻】良脂切,音梨。義同?!∮只蜃麽??!拘栄拧抗褘D曰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