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姐
jiě ? ㄐㄧㄝˇ
◎ 稱同父母(或只同父、只同母)而比自己年紀(jì)大的女子:姐姐。姐夫。姐弟。
◎ 對(duì)比自己年紀(jì)大的同輩女性的稱呼:表姐。師姐。大姐(a.對(duì)一般年輕婦女的稱呼;b.對(duì)排行最大的姐姐的稱呼)。
◎ 對(duì)未婚女子的通稱:小姐(舊時(shí)稱上層社會(huì)未婚女子,現(xiàn)多用于交際場(chǎng)合)。小大姐。
英文翻譯
◎ 姐
cousin-german sister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姐 jiě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女,且聲。本義:母親的別稱)
(2) 〈方〉∶同本義。古代蜀人稱母為姐 [mother]
蜀謂母曰姐。——《說文》。 段玉裁注:“方言也,其字當(dāng) 蜀人所制。”
(3) 女兄。同父母或只同父或同母;年齡比自己大的女子 [elder sister]
近世多以女兄為姐,蓋尊之也。——吳曾《能改齋漫錄》
(4) 又如:大姐;二姐;姐妹;姐弟
(5) 稱本族或親戚同輩而年齡比自己大的(不包括稱為嫂的)女子 [sister]。如:表姐;堂姐
(6) 尊稱年紀(jì)和自己差不多的女子 [sister]。如:姐妹;李姐;張姐
(7) 對(duì)一般同輩女性的敬稱 [a general term for young women]。如:李二姐;張四姐
(8) 指妓女 [whore]
常言“姐愛俏,鴇愛鈔。”——《警世通言》
(9) 又如:姐姐(稱妓女)
漢語字典
[①][jiě]
[《廣韻》茲野切,上馬,精。]
亦作“媎1”。
(1)稱母親。
(2)女兄。
(3)稱本族或親戚中同輩而年長于己的女性。
(4)對(duì)一般的同輩女性的敬稱。
(5)女名用字。如魏文帝時(shí)有名妓謇姐,唐有名妓寵姐,《紅樓夢(mèng)》中有巧姐,現(xiàn)代戲曲中有劉三姐等。
(6)指妓女。
[②][jù]
[《集韻》將豫切,去御,精。]
亦作“1”。
嬌,驕縱。
[③][zǐ]
[《集韻》蔣氏切,上紙,精。]
漢代少數(shù)民族名,屬西羌。如彡姐、蕩姐。參見《漢書·馮奉世傳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茲野切,上35馬,jiě,假開三上麻精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一馬
[國 語]:jiě
[粵 語]:ze2
[閩南語]:chia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丑集下】【女字部】 姐; 康熙筆畫:8; 頁碼:頁258第27〔古文〕她毑【唐韻】茲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子野切,??同姉。【說文】蜀人呼母曰姐。今俗弟呼女兄曰姐。一曰慢也。 又【集韻】臻魚切,音菹。嬳姐,態(tài)也。 又蔣氏切,音紫。彡姐,西羌地名。【前漢·馮奉世傳】元帝永光二年,隴西羌彡姐,旁種反。【註】姐,音紫。今西羌尚有彡姐之姓。【集韻】作慈野切,音抯。又蕩姐,亦羌屬。【揚(yáng)雄·諫書】籍蕩姐之場(chǎng)。 又【集韻】將豫切,音怚。【說文】驕也。【嵆康·幽憤詩】恃愛肆姐,不訓(xùn)不師。○按彡姐肆姐??見史集。《正字通》何所考而云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