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夔
kuí ?ㄎㄨㄟˊ
◎ 〔夔夔〕敬謹恐懼的樣子。
◎ 〔夔立〕肅立。
◎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形異獸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夔 kuí?
〈名〉
(1) 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 [a one-legged monster in fable]。商周銅器上多夔狀紋飾
(2) 人名。相傳為堯、舜時樂官 [musical offical]。如:夔摯(夔:舜時樂官名。摯:太史摯,周官)
(3) 夔州 [Kui prefecture],舊府名,府治在今四川奉節縣
漢語字典
[①][kuí]
[《廣韻》渠追切,平脂,羣。]
亦作“蘷1”。
(1)傳說中的獸名。
(2)山林中的精怪。
(3)人名。相傳舜時樂官。
(4)恭敬貌。
(5)見“夔跜”。
(6)古國名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渠追切,上平6脂,kuí,止合三平脂B群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
[唐 音]:ghyui
[國 語]:kuí
[粵 語]:kwai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夔; 康熙筆畫:23; 頁碼:頁245第28【字彙補】古夔字。註見夊部十七畫。夔字自下從幾,十八畫。夔,夊部十六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