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shòu]
[《廣韻》承呪切,去宥,禪。]
[《廣韻》殖酉切,上有,禪。]
亦作“夀1”。“壽1”的繁體字。
(1)年壽;壽限。亦指事物的使用期限。
(2)引申指年,歲。
(3)生日。
(4)長壽;活得歲數大。
(5)指使之長壽。
(6)祝壽;祝福。多指奉酒祝人長壽。
(7)引申指問候。
(8)謂以頌壽名義贈人金帛。
(9)婉辭。生前預備的;裝殮死人的。如壽木;壽材;壽衣。
(10)保全。
(11)久遠;使之久遠。
(12)鐫刻,鐫鏤。謂使之長遠留存。
(13)方言。傻,不通世故人情。參見“壽頭”。
(14)姓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幽部禪三母,zjiu
[廣 韻]:殖酉切,上44有,shòu,流開三上尤常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五有·去聲二十六宥
[唐 音]:zhio?u,zhio?u
[國 語]:shòu
[粵 語]:sau6
[閩南語]:siu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丑集中】【士字部】 壽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244第04〔古文〕????????【唐韻】【集韻】??承咒切,音綬。【說文】久也。凡年齒皆曰壽。【書·君奭】天壽平格。【詩·大雅】作召公考,天子萬壽。【左傳·僖三十二年】爾何知,中壽。【註】上壽百二十歲,中壽百歲,下壽八十。【董子繁露】壽者,酬也。壽有短長,由養有得失。【前漢·王吉傳】心有堯舜之志,則體有松喬之壽。 又以金帛贈人曰壽。【史記·刺客傳】嚴仲子奉。黃金百鎰,爲聶政母壽。 又星名。【爾雅·釋天】壽星,角亢也。【註】數起角亢,列宿之長,故曰壽。 又地名。平壽,衞下邑。【左傳·昭二十年】衞侯在平壽,壽州古淮南,春秋吳楚??蔡之地,戰國倂于楚,考烈王遷此,曰郢都。靈壽,古中山邑。【史記·魏世家】樂羊拔中山,文侯封之靈壽。 又漢壽,亭名,在蜀嚴道。曹操以關羽爲漢壽亭侯。 又山名。【史記·五帝紀】舜作什器于壽山。又壽山在福州侯官縣,產文石,可爲印章,五色具備,惟艾綠色者少。【宋·黃幹詩】石爲文多招斧鑿。又水名。壽水,在太原壽陽縣,其源有二,一出要羅村,一出頡訖村,合流入于洞渦河。 又木名。靈壽木,可爲杖。【山海經】靈壽實華。【呂氏春秋】壽木之華。 又姓。吳王壽夢之後。又常壽,複姓。 又【廣韻】殖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是酉切,??讎上聲。【詩·豳風】爲此春酒,以介眉壽。○按酒壽俱有韻,朱子作葉音,非。《正字通》受授皆有上去二音,諸韻書分載有宥二韻,壽字亦然,非壽讀若受,專屬上聲,讀若授,專屬去聲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