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墓 mù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土,莫聲。本義:上古時期凡掘塘穴葬棺木,蓋土與堆平,不植樹者稱墓。泛指墳墓)
(2) 同本義。后不加區別,統稱作墓 [grave;tomb]
墓,丘也?!?a href="/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/" target="_blank">說文》
墓,冢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墓,土也?!?a href="/r_ci_22d08ed5d4982cd9fda01c4ec9af0ba0/" target="_blank">論衡·譏日》
冢塋之地。——《周禮·墓大夫》注
適墓不登壟?!?a href="/r_ci_4c0d31f14b8a027d80ecd66e21646064/" target="_blank">禮記·曲禮》
古也墓而不墳?!?a href="/r_ci_4c0d31f14b8a027d80ecd66e21646064/" target="_blank">禮記·檀弓》。注:“墓謂兆域,今之封塋也?!?br>
古墓犁為田,松柏摧為薪?!?a href="#">古詩十九首》
古也墓而不墳。——《禮記·檀弓上》
且立石于墓之門,以旌其所為。——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(3) 又如:墓廬(墓旁的房屋);墓隧(墓前或墓室前的甬道);墓堂(墳墓前的祭堂);墓庭(墳墓周圍的庭院)
(4) 墓地 [graveyard]。如:墓厲(塋地周圍界域的標志);墓工(舊指以看風水擇墓地為職業的人);墓鄰(相鄰墓地的墓主);墓亭(墓地上的碑亭)
(5) 墓志 [grave marker]。如:墓石(墓志;墓碑);墓文(墓志);墓銘(刻在石上埋入墳中的文字);墓刻(指墓碑上的刻文)
(6) 宏偉的陵墓 [mausoleum]。如:烈士墓;墓闕(陵墓前的石建筑,通常左右各一)
詞性變化
◎ 墓 mù?
〈動〉
(1) 葬 [bury]
因以宜陽郭為墓。——《戰國策·秦策》。注:“葬也?!?br>
去今之墓而葬焉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(2) 又如:墓穴(埋棺材的坑穴);墓俑(殉葬用的偶像)
漢語字典
[①][mù]
[《廣韻》莫故切,去暮,明。]
(1)墳墓。古代埋葬死者,封土隆起的叫墳,平的叫墓。
(2)指塋域,墳地。
(3)葬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莫故切,去11暮,mù,遇開一去模明
[平水韻]:去聲七遇
[唐 音]:mo?
[國 語]:mù
[粵 語]:mou6
[閩南語]:bong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丑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墓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238第12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莫故切,音暮。【說文】丘也?!距嵭弧口L之地,孝子所思慕之處?!径Y·檀弓】古不修墓。又易墓非古也?!就踔啤磕沟夭徽?。【周禮·春官】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,爲之圖,令國民族葬。凡爭墓地,聽其獄訟,帥其屬而巡墓厲?!驹]】墓厲,謂塋限遮列之處。庶人不封不樹,故不言冢而云墓?!∮帧緭P子·方言】凡葬,無墳謂之墓,有墳謂之塋。故檀弓云:墓而不墳。又平曰墓、封曰冢、高曰墳?!∮直惫仍荒埂!臼酚洝し舛U書】西方神明之墓?!∮帧炯崱?晡切,音模。【前漢·班固敘傳】陵不崇墓。【註】墓音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