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坻 chí?
〈名〉
(1)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[islet;small body of land in the water]
坻,小渚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水中可居者曰洲,小洲曰渚,小渚曰沚,小沚曰坻。——《爾雅》
得坻則止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
宛在水中坻。——《詩·秦風·蒹葭》
(2) 另見 dǐ?
基本詞義
◎ 坻 dǐ?
〈名〉
(1) 山坡 [hillside]
坻,坂也。——《埤蒼》
(2) 又如:坻頹(山崩;山崩之聲)
(3) ——地名用字。河北省有寶坻縣 [Di,place name]
(4) 另見 chí?
漢語字典
[①][chí]
[《廣韻》直尼切,平脂,澄。]
[《音韻闡微》呈夷切]
亦作“坘1”。亦作“汷1”。亦作“沶2”。
(1)水中小洲或高地。
(2)涯岸。
(3)山名。
(4)泛指山。
(5)見“坻崿”。
[②][dǐ]
[《廣韻》都禮切,上薺,端。]
(1)見“坻2隤”。
(2)地名用字。河北省有寶坻縣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脂部定母,diei
[廣 韻]:直尼切,上平6脂,chí,止開三平脂B澄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·上聲四紙·上聲八薺
[國 語]:chí,dǐ
[粵 語]:ci4dai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丑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坻; 康熙筆畫:8; 頁碼:頁227第05【唐韻】直尼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尼切【正韻】??知切,??音墀。【爾雅·釋水】小渚曰沚,小沚曰坻。【詩·秦風】宛在水中坻。 又水中高地也。【詩·小雅】曾孫之庾,如坻如京。【左傳·昭十二年】晉侯以齊侯宴,中行穆子相,投壷。晉侯先,穆子曰:有酒如淮,有肉如坻。 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諸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掌氏切,??音紙。止也。【左傳·昭二十九年】蔡墨論養龍官曰:官宿其業,其物乃至,若冺棄之,物乃坻伏。 又場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梁宋之閒,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。 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都禮切【集韻】典禮切,??音此。隴阪。秦人謂坂曰坻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坂坻嶻??而成巘。 或作???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