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嚌
jì ? ㄐㄧˋ
● 嚌
zhāi ? ㄓㄞˉ
◎ 均見“嚌”。
漢語字典
[①][jì]
[《廣韻》在詣切,去霽,從。]
“嚌1”的繁體字。
(1)淺嘗;微嘗。后亦謂吃。
(2)引申為玩味。
(3)古代祭祀時俎上所盛之物。
(4)猶噬。咬;傷害。
[②][jiē]
[《集韻》居諧切,平皆,見。]
“嚌2”的繁體字。
見“嚌2嚌”、“嚌2咨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在詣切,去12霽,jì,蟹開四去齊從
[平水韻]:去聲八霽
[國 語]:jì
[粵 語]:cai6zai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嚌; 康熙筆畫:17; 頁碼:頁212第09〔古文〕??【唐韻】在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才詣切,??音劑?!菊f文】嘗也?!緯ゎ櫭刻J芡绹??!緜鳌刻荻溃瑪朗芨#瑖澲笼X,則王亦至齒。【禮·雜記】小祥之祭,主人之酢也,嚌之。 又【集韻】前西切,音齊。鳥哀聲?!∮志又C切,音皆。嚌嚌,衆(zhòng)聲?!景啾搿け闭髻x】鴈雝雝以羣翔兮,鵾雞鳴以嚌嚌。游子悲其故鄉(xiāng)兮,心愴悢以傷懷?!∮帧炯崱壳f皆切,音齋。嚌啀,笑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