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喔
ō ?ㄛˉ
◎ 〔喔唷〕嘆詞,表示驚訝、痛苦,如“喔喔,摔得好痛!”
◎ 嘆詞,表示理解、省悟:喔,真有這回事!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喔 wō?
〈動〉
(1) 雞鳴 [(of cock) crow]
雞初喔,鳥再啼,北斗闌干月沉西。——徐倬《騾馬謠》
(2) 常疊用
早霜雞喔喔,殘月馬蕭蕭。——許渾《秋日行次關西》
(3) 又如:喔咿(獻媚強笑的樣子;形容聲音含糊不清);喔喔(雞鳴聲)
詞性變化
◎ 喔 wō?
<象>
雞鳴聲 [cock's crow]
喔喔曉雞鳴。——吾邱瑞《運甓記》
◎ 喔 wō?
<嘆>
(1) 表示了解 [oh]。如:喔,我知道了
(2) 表示領會、醒悟 [oh]。如:喔,原來是這么回事!
漢語字典
[①][wō]
[《廣韻》於角切,入覺,影。]
(1)雞鳴;雞啼聲。
(2)見“喔”。
[②][ō]
嘆詞。表示了解。
[③][ò]
嘆詞。表示領會、醒悟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於角切,入4覺,yue,江開二入江影
[平水韻]:入聲三覺
[國 語]:ō,wō
[粵 語]:ak1o1
[閩南語]:ok8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喔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198第24【廣韻】於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乙角切,??音渥。【說文】雞聲也。【韓愈·送楊凝賀正旦詩】天星牢落雞喔咿。 又【廣韻】喔咿,強顏貌。詳前咿字註。 又【集韻】烏谷切,音屋。雉聲。 又【楚辭·九思】哀世兮睩睩,諓諓兮嗌喔。衆多兮阿媚,委靡兮成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