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唈
yì ? ㄧˋ
◎ 〔嗚唈〕義同“嗚咽”,低聲哭泣。
◎ 〔唈緩〕抑郁不舒暢的樣子。
漢語字典
[①][yì]
[《廣韻》於汲切,入緝,影。]
[《廣韻》烏荅切,入合,影。]
郁悶,不舒暢。參見“唈僾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於汲切,入26緝,yi,深開三入侵B影
[平水韻]:入聲十四緝·入聲十五合
[國 語]:yì
[粵 語]:jap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唈; 康熙筆畫:10; 頁碼:頁192第03【廣韻】烏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遏合切,??音姶。【爾雅·釋言】僾唈也。【註】嗚唈,短氣。【疏】孫炎云:心唈也。【淮南子·覽冥訓】孟嘗爲之增欷,歍唈流涕,狼戾不可止。 又【廣韻】於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乙及切,??音邑。義同。【集韻】或省作邑。【韻會】通作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