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品
pǐn ?ㄆㄧㄣˇ
◎ 物件:物品。產品。贈品。戰利品。
◎ 等級,種類:品名。品類。品色。品位。
◎ 性質:品質。品行(xíng )。品節(指人的品行節操)。人品。
◎ 體察出好壞、優劣等:品評。品第(品評優劣而定其等級)。品味(品嘗)。
◎ 指吹弄樂器:品簫。
◎ 姓。
英文翻譯
◎ 品
article class grade quality rank sample savour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品 pǐn?
<形〉
(1) (會意,從三口。口代表人,三個表多數,意即眾多的人。本義:眾多)
(2) 同本義 [numerous]
品,眾庶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(3) 又如:品人(眾多的人);品事(諸多事項);品物(各類特定范圍之物);品供(各種供品);品象(眾人);品庶(眾人百姓);品極(眾多)
(4) 顏色淡 [light]。如:品綠
(5) 齊一,相同 [similar;alike;same]
品,齊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品其百籩。——《國語·周語中》
詞性變化
◎ 品 pǐn?
〈名〉
(1) 事物的種類 [species]
五品不遜。——《虞書》。傳,謂五常。鄭注:父母兄弟子也。
厥貢惟金三品。——《書·禹貢》
果、肴非遠方珍異,食非多品。——宋· 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
(2) 又如:貨品(貨物或貨物的品種);品匯(事物的品種類別);品搭(按品類等級搭配);品流(品類;流別);品例(種類);品件(花色品種);用品(應用的物品);珍品(珍貴的物品);品物(物品;東西)
(3) 品性;品格 [character]。如:人品(人的品質);品詣(品行);品概(品格;氣節);品地(品質;本色;官職);品格兒(相貌;形體);品極(人品的高低)
(4) 等級 [grade]
(5) 又如:品從(等級);上品
(6) 中國封建社會的一種官階、爵階 [rank]
皇上超擢品卿銜軍機章京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(7) 又如:品子(品官之子弟);品次(位列;品級);品制(等級制度);品命(官階;品位);品著(指不同品位的服飾);品從(正從。指古代官吏的正品與從品);品爵(品級爵位);品令(選拔官吏的格令)
(8) 格調 [style]
詩之品有九。——《滄浪詩話》
(9) 標準, 基準 [standard]。如:品式(標準;法式); 品度(標準, 法度)
(10) 法式, 法則 [rule]
鄉有俗, 國有法。…品有所成, 故曰人不一事。——《管子》
(11) 樂器構件名。指月琴、琵琶等樂器上的弦枕木 [bridge of Chinese string instrument]
(12) 古地名 [Pin prefecture]。唐宋皆有品州, 約在今四川省宜賓地區境內
(13) 姓
◎ 品 pǐn?
<動〉
(1) 演奏樂器 [blow]。如:品竹(吹奏管樂器);品竹彈絲(吹拉彈唱);品弄(吹奏);品統法(弦樂曲調的彈奏技法);品簫弄笛(吹奏洞簫和笛子)
(2) 評價,衡量 [judge]
于病中猶作《漢晉春秋》,品評卓逸。——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
品其名位,猶不失下曹從事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(3) 又如:品度(品評打量);品擇(品評選擇);品藻(品評;評論);品酌(衡量,斟酌);品選(評選);品頭題足(亦作“品頭論足”。指無聊的人隨意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)
(4) 品嘗 [taste sth.with discrimination;sample;savour]。如:品茶,品月
漢語字典
[①][pǐn]
[《廣韻》丕飲切,上寢,滂。]
(1)眾多。參見“品物”、“品類”。
(2)事物的種類。
(3)物品,物件。
(4)等級,等第。
(5)我國封建社會官吏的等級。
(6)品性,品格。
(7)標準。
(8)按一定的標準、等第安排。
(9)評價,衡量。
(10)演奏樂器。
(11)品嘗;體味。
(12)佛經的篇章。梵語“跋渠”,意譯為“品”。
(13)謂相同;齊等。
(14)指琵琶、月琴等弦樂器上的弦枕木。亦稱“柱”。
(15)三“口”合成“品”字,故常用作“三”的隱語。參見“品胎”。
(16)姓。明有品嵒。見《萬姓統譜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丕飲切,上47寑,pǐn,深開三上侵B滂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六寢
[唐 音]:pi?m
[國 語]:pǐn
[粵 語]:ban2
[閩南語]:phin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品; 康熙筆畫:9; 頁碼:頁188第12【唐韻】丕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丕錦切,??匹上聲。【說文】衆庶也。【廣韻】類也。【易·乾卦】品物流形。【疏】品類之物,流布成形。 又【書·舜典】五品不遜。【疏】品爲品秩,一家之內,尊??之差,卽父母兄弟子是也。 又【增韻】物件曰品。【書·禹貢】厥貢惟金三品。【疏】鄭元以爲金三品者,銅三色也。【易·巽卦】田獲三品。【註】一曰乾豆,二曰賔客,三曰充君之庖。【禮·禮器】薦不美多品。又【少儀】問品味,曰:子亟食于某乎。【疏】品味者,殽饌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膳夫】品嘗食。【註】品者,每物皆嘗之,道尊者也。 又【韻會】品格也。【禮·檀弓】品節斯,斯之謂禮。【疏】品,階格也,節制斷也。 又【玉篇】齊也。【周語】品其百籩。 又同也。【前漢·李尋傳】百里爲品。【註】孟康曰:品,同也,言百里內數度同也。 又【玉篇】官品。【周語】外官不過九品。【註】九卿也。 又【廣韻】式也,法也。 又【廣韻】二口則生訟,三口乃能品量。 又官名。【正字通】唐宦官曰品官。 又【廣韻】姓也。出何氏姓苑。【正字通】明有品嵒。 又地名。【左傳·文十六年】楚予乗馹,會師于臨品。 又【前漢·西域傳】戎盧國王治??品城。
考證:〔【書·禹貢】厥貢惟金三品。【疏】鄭云以爲金三品者,銅三色也。〕 謹照原文鄭云改鄭元。〔【左傳·文十五年】楚予乗驛。〕 謹照原文十五年改十六年。驛改馹。